耕种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国政协“调动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的种粮积极性,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双周协商座谈会筹备综述
访问量:10182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已经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国家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但同时,随着我国自然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粮食需求持续增长,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也将长期存在。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对调动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的种粮积极性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种粮抓粮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助力“国之大者”,4月12日,全国政协“调动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的种粮积极性,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  作为全国政协2024年重要协商议政活动之一,为筹备开好这次会议,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提前统筹谋划,早在1月底就专门召开工作协调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的同志到会介绍情况,帮助把问题找准、把建议提实。3月18日至22日,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王建军率队赴山东省东营市、潍坊市开展专题调研,通过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掌握实情,进一步聚焦议题,力求有效提高双周协商座谈会建言资政质量。  定方向 摸实情  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的种粮积极性是打牢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生产了全国70%以上的粮食,其中黑龙江、河南、山东、吉林、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北方7个主产区占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粮食生产份额,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调研组所到的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粮食增产潜力巨大。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东营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切实端牢粮食饭碗。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实现了‘三增长’。”东营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调研组,尤其在因地制宜、系统治理,科学有序推进盐碱地综合开发上,当地通过整合要素大幅挖掘了粮食增产潜力。  东营区金丰家庭农场成立于2014年,种植区6500亩。在该农场负责人看来,家庭农场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科技赋能带来的强大动力。“我们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联建教育实践基地、新技术实验基地,与省、市农科院和省种子管理总站合作,试种小麦、玉米良种157个,完善‘农场+农户’服务链条,带动1000多农户进入粮食产业化经营。”  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强省。从东营回看整个山东,近年来全省在调动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扎实推动“齐鲁粮仓”建设,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积累了不少经验。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将此次专题调研之地选在山东,用调研组组长王建军的话说,既是学习之旅,也是凝聚各方力量,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汇聚共识、增强合力的过程。  通过调研,委员们认为,要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全链条抓牢生产、收购、流通、储备、监管各个环节,稳定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科技在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要进一步创新举措,加大推广应用新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产业链条,丰富新兴业态,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力量助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聚合力 出实招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  调研组深入山东半岛中部、胶莱平原腹地的潍坊高密市,这个地处位于北纬36度“黄金优麦区”的农业大县,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200万亩以上、总产量18亿斤以上,已连续17年获全国产粮大县奖励。  “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咱们是怎么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这么多年,粮食播种面积能稳定且高产,是怎么做到的?”  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调研组了解到当地通过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强化资源集成化保障、系统拓宽链条化发展路径等方式,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也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富、集体增收的多方共赢。调研组成员对此深表认同,提出要充分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拓展农业产业增值增效空间等建议。  一地有一地的特点,一处有一处的做法。这或许就是调查研究的必要性,是委员们知情明政的重要一环,也是确保协商议政务实高效的应有之义。  在调研中,姜庄镇后于村党支部书记王良清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这个村支书干了22年了,其实没有太高文化。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在电视上提‘粮食安全’。我们知道,要紧紧跟着习近平总书记走,党中央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对我们农村老百姓来说,‘种好地’就是最重要的事。”这个淳朴的山东大汉认准了,作为支部书记,领着老百姓把地种好,把粮食产量搞上去,就是最重要的事。  根据土地里“长”出的经验,王良清告诉调研组,开展大田托管,从选种、耕地、播种,到打药、收割、出售,都要心中有数。这些年,村里把原来的水沟、田间路整平,找回溢出土地90亩,小麦亩产量从最初的900斤到现在的1280斤,玉米亩产量从1000斤到1600斤,村集体年收入20万元,村民年增收120余万元,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大田托管的好处。  5天时间里,调研组在家庭农场、为农服务中心、农业企业和村集体农业合作社、农业综合体等地实地调研,并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企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代表等座谈交流。与种粮积极性相关的部分问题逐渐具体而清晰,委员们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也有了新的启发和更深思考。  “要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充分调动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种粮积极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三个模式’升级版,加快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  随着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召开,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声音也将被带进会场,届时我们还将看到更多委员在线上线下,为调动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的种粮积极性出谋划策,让耕种者带着更多希望,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汇聚更大力量。

关键字 :、农民粮食安全田野双周协商座谈会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