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构型需要适应,任务难度明显提升!神舟十八号“80后”乘组受关注
访问量:726

【环球时报赴酒泉特派记者 范安琪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山】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4月24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54年之后,神舟十八号三名航天员在这块中国航天事业和“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发祥地,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2024年4月2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三名航天员均为“80后”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在记者会上介绍说,经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4月25日20时59分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叶光富担任指令长。三人均为“80后”。目前,任务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火箭即将加注推进剂。  林西强表示,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2次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包括与神舟十七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空间搭载试验,进一步提升空间站运行效率,持续发挥综合应用效益。  按计划,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6.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本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将迎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来访,计划于今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中国航天员瞄准登月  根据官方公布的航天员简历,神舟十八号乘组三人均为“80后”,又都有过飞行员的共同经历。航天员叶光富此前执行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作为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的指令长,叶光富表示,“第一次飞行是飞天圆梦的激动与兴奋;而这一次,身为指令长,压力更大,责任更重。空间站三舱三船的状态对我来说是全新构型,其任务数量、复杂程度、操作难度明显提升。但面对挑战,我和我的两位队友以及整个航天团队,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李聪和李广苏均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都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李聪表示:“面对空间站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飞行中所有操作的精准性与乘组配合的默契性息息相关。每次训练完,指令长都会带领我们进行复盘研讨,现在对方的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我们都能够明白所要表达的意思。”  林西强表示,我国航天员队伍是依据国家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紧紧围绕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需求,逐步发展壮大的。“1998年,我们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出首批14名航天员。2010年,又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出了第二批7名航天员。2020年,完成了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包括航天驾驶员、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种不同类型共18名航天员,选拔来源单位除了空军,还增加了工业部门和科研院校。目前即将完成第四批航天员选拔。第四批航天员入队后,将和现役航天员一起,实施空间站后续任务,并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  林西强透露,下一步我们还将抓紧研究推动国外航天员以及太空游客参与空间站飞行,不久的将来,中国空间站一定会迎来更多不同身份的新成员。  已完成我国首次舱外维修  林西强介绍说,目前在轨的神舟十七号乘组各项在轨工作进展顺利,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神舟十七号指令长汤洪波不仅成为我国目前为止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也是执行两次飞行任务间隔最短的中国航天员,这为我们常态化实施飞行任务乘组轮换与训练积累了宝贵经验。  林西强提到,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电缆因空间碎片撞击,曾导致部分供电能力损失。“我们迅即组织制定了出舱维修方案,研制并由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上行了维修工具,通过神舟十七号乘组两次出舱活动,完成了我国首次舱外维修任务,消除了撞击对核心舱太阳翼的影响,表明有人照料航天器能够更好地应对在轨非预期问题”。  对于出舱维修任务,林西强介绍说,近年来人类航天活动日益增多,随之带来的空间碎片问题也日益凸显。截至目前,中国空间站已多次主动实施空间碎片规避。确保空间站平台的在轨安全稳定运行,是载人航天活动的永恒课题,我们重点开展了多方面工作。首先是持续提升空间站和低轨小目标轨道精确预报能力,优化完善空间碰撞预警和规避实施流程,虚警率降低30%,提高了空间站碰撞规避效能。其次,是对空间站舱外状态进行高分辨率拍摄巡检,分析微小碎片撞击概率和撞击机理,目前已上行航天员舱外手持相机,后续还将上行机械臂可以直接抓取的高清相机。然后,通过进一步梳理空间站舱外易受空间碎片撞击损伤的薄弱环节,研制上行防护装置进行加固,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将开始执行此类任务。同时部署了空间站舱体撞击泄漏监测和定位系统,优化完善空间站压力应急处置预案,研制空间站压力应急处置系统,航天员可用于故障处置的时间增加了5倍。此外,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站上定期发布OEM轨道参数,加强国际合作,与世界主要航天国家有关机构建立飞行安全沟通机制,及时交流共享相关信息,共同维护在轨航天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