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meme统治地球,猫meme拯救世界
访问量:0236

「当出镜者的形象被统一模糊处理为猫咪,人们反而更快更好地找到了自己的同类,彼此袒露、抱团取暖。」    感到崩溃抓狂,让小猫尖叫;被领导/老师训斥,让小猫挨打;发现事情不对,让小猫皱眉……

“猫meme”本指各类流行的猫猫表情包,但现在已然发展成了一种固定的故事叙述模式。贴着“猫meme”标签的梗视频在短短几个月席卷各大社媒平台,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故事模版。  几只神态各异的小猫,几段情绪鲜明的bgm,几句简短的文字说明,就能串联起一个2-5分钟的极具戏剧性的故事。  大家借喵喻人,给自己故事中的主人公套上猫咪的壳子,用可爱的形象和夸张魔性的动作与音乐,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生活转变或是他人的特别经历。

“唐睿宗太极元年,诗圣杜甫出生了……”  “普本毕业4年25岁的我,刚加入新公司……”  众多网友吐槽,一入猫门深似海,自从点开第一个猫meme视频就再也逃不开了,铺天盖地到处都是猫咪故事分享大会。除了一眼可见的萌化形象和夸张的表现效果,猫meme视频究竟有何魔力,能够如此受到观者与创作者的宠爱?  同形不同神:一窥百态  常刷到猫meme视频的朋友们一定认识这几位出镜的常客:哪怕身在街头流浪,也只吃新鲜掉落的猫粮的「 新鲜哥」,凭借其三分凉薄三分讥笑四分漫不经心的表情,成为表达严肃、探究等情绪的特型演员;  「 齐刘海奶牛猫」,因其自带搞笑天赋的外形和伸脖张嘴的动作,成为疑惑、震惊等情绪的代言人;  「 尖叫奶猫」,搭配其专属尖叫音效和挠头动作,成为展现抓狂、发疯等情绪的固定出演者。

在猫咪身上,夸张化的表达不仅不会受到矫揉造作的指控,反而会因其生动鲜明而具有直击心灵的力量。忧与喜,人的表达或许只是一颦一笑,但小猫可以尖叫和蹦蹦跳跳。同一般的故事分享不同,猫meme视频用以传递情绪、引发共鸣的助推器不是故事细节,而是猫咪们的戏剧化表演。  而在视听效果带来的冲击之外,人人都可猫猫化的叙事方式无意间消弭了个体的差异和距离感,让观者得以自然而然地进入平视视角,用看待自己的目光看待每个故事中的主人公。

这一点在B站UP主哈皮喵meme的“Meme看历史”系列视频中最为明显。从《用喵meme演绎【白居易】的一生》,到《【朱熹篇】用meme演绎“理学宗师”朱熹的一生》,该系列视频的总播放量已超500万。  刨去晦涩的考究和长篇累牍的介绍,白居易、朱熹、李白等文学大家的人生被浓缩在两分钟的视频内,好似浮光掠影,却又入脑入心。  真正让其具有寓教于乐作用的,不仅在于展现形式上的趣味性,更在于历史名人套上猫咪壳子后,跨越千年的时空距离感被无限压缩,取而代之的是同乐同舞同悲泣的情感共鸣。  古今相照的趣味因平视的视角而倏忽涌现,同我们一样,古人与好友相聚时也是喜笑颜开,告别父母亲人时也是泪流满面,遭遇窘境时也是垂头丧气。

模糊形象、保留情绪的叙事用最直接的方式打通了人与人的情感轨道,让人观照彼我,同等看待他人遭遇,接受情绪的感染,也因此相信故事的真实。  随着创作数量的井喷式增长,出镜猫咪同质化的现象愈发凸显,新鲜哥、齐刘海奶牛猫、尖叫奶猫等不得不成为反复顶上的老戏骨。  尽管如此,人们仍然愿意为了下一个猫meme视频驻足,或许不止是为了获得那一点浅表的快乐,更出于一种朴素的好奇:那些同我一样在自己的人生之海中挥动着船桨的人们,正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一千三百多年前,诗圣杜甫三次落榜十年漂泊,困顿时唯剩“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悲叹;日本单亲妈妈来中国后,在不说敬语的职场和大家虽然工资都不高却争着买单的环境中,改变了“中国人很可怕”的印象;急诊精神科的医生,会遇到离家出走的敏感小孩姐,奶奶嘴唇都变紫了仍坚持排队的老实小伙,以及因为压力太大假装自己精神错乱的小男孩。

猫meme视频犹如一个容量无限、可纳万物的万花筒,光斑闪耀间折射着不同人的百态人生。  电子疗愈:猫猫拯救世界  可爱猫猫搭配固定音乐/音效,注定了猫meme视频的碎片形式和以轻快为主的情绪基调。然而在搞笑、猎奇、反转等一系列视频中,以家庭创伤、抑郁、焦虑为主题的视频悄然占据了半壁江山。  那些痛苦、沉重、因过于深刻而凝滞成了人生底色的伤疤,往往因其负荷的消极力量让听者难以承受,让承受者难以诉说。然而猫meme梗视频的出现,为诉说与聆听间的壁垒创造了一个温和的转圜之地。

因父亲欠债而找上门来砸门和破口大骂的讨债男人,在视频中是一只通体灰黑的皱眉猫,仅表现着不具危险性的压迫感;在初中就确诊重度抑郁,却被母亲说“作怪”“误诊”“哪有小孩会得抑郁症”的孩子,在视频中是一只抱头尖叫的奶猫,脆弱却不至于让人感到崩溃和破碎……  当沉重被消解,尖锐被柔化,对话、理解、沟通的渠道重又被一种更为柔和的力量打通。套上猫咪的壳子,就像为混沌、暴力等极端因子披上蔽体的外衣,沉重的故事也变得不再那样刺目,继而更加容易被大众看到和理解。  同此前爆火的西瓜头、柠檬头等蒙脸特效一样,猫meme视频以猫代人,为用户创造了匿名分享的安全氛围,让创伤变得易于表达。对故事的亲历者而言,那些不易于宣之于口的、说了矫情但不说难受的话,难以用语言描述和传达的情绪,都通过小猫变得具象化,并被精准捕捉。

更为重要的是,回顾并再现个人经历的视频制作,要求亲历者完成自我反刍,并暂时从自己的故事中剥离,站在第三方的视角重述。  在整理故事发展的逻辑和因果关系的时,为了套进形式简单的猫咪动作以及与其强绑定的音乐/音效,创作者的口吻必然会是轻盈的、举重若轻的。无论他们是否在事实上通过“自我劝解”和“自我消化”达成了与痛苦的和解,他们已然迈出正视过去和向外表达的第一步。   猫meme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让有伤者的精神隐痛得以宣之于众,恰如朱迪思·赫尔曼在《创伤与复原》中说的:“唯有揭露不堪的真相,重建自我才变得可能。”而用快乐解构痛苦,用可爱化表达叙述暴力遭遇,是克服“有苦在心口难开”的策略选择。  连结与对话:猫meme带你找到同伴  猫meme视频得以病毒式传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几乎百分百会吸引大量经历分享与建议类评论的体质。  为配合出演猫咪们自带的bgm时长和让位于视听效果,猫meme视频中的文字往往简洁明了,仅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这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极尽简化的叙事方式,倒逼着创作者们凝练语言,只展示故事中最精华的部分。因此我们所能看到和感受到的,是故事与情绪的高度浓缩版本。  但这种浓缩造成的空白,往往能够被评论区的讨论和交流填满。

猫meme视频的传播如石投水,在情感共振中荡漾出一圈圈涟漪,吸引有相似经历或情感历程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在日常小故事类视频《【猫meme】在衡水模式学校早上多睡了十分钟的故事》的评论区,网友或联想到自己高中时起早贪黑当读书郎的过去,或感慨青春的生命力就在于这些小小的出格,或反思和讨伐起中学时代那些不近人情的规定和安排。

而在情感创伤类视频,如《【猫meme】关于我中考前确诊心理疾病爸妈却放弃我的这件事》的评论区中,网友们或分享自己与父母交流却无法得到正向回应的相似经历,或鼓励作者一定好好读书,为自己挣一个未来。  当出镜者的形象被统一模糊处理为猫咪,人们反而更好更快地找到了自己的同类,并用自己的相似经历为彼此打气,与视频内容一道构成这个主题故事的完整叙事。  在信息爆炸和碎片化的传播生态下,这种具有凝聚力的内容创作是难能可贵的。人们长期在互联网上奔忙和流浪,刷微博、听音乐、看视频等娱乐活动应接不暇;却又能够在猫meme视频下短暂停留,抱团取暖。

或许同其他流行梗短暂的生命周期一样,猫meme也会在不久后的某一天淡出我们的视野,但它打破圈层、促成社会共同体连结与对话的能力,让我们看到了技术辐射下创新情感表达的积极尝试。  本质上,猫meme就是人类情感的一种投射对象和表现形式,它生动、鲜活,消弭差异、减负沉重,因此影响广泛。  更加重要的是,透过猫meme,我们向彼此的生活投以善意的好奇,于是乐于真诚表达的人变得更多,赛博空间中的人情味也就变得更加浓厚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猫咪、来自于:北京、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