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琉璃 千年炉火“淬”非遗
访问量:849

国家级非遗项目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刘开宝将客户订制的琉璃制品“麒麟献端”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将每一处泥坯部位都打磨修整得光滑自然。

釉色是琉璃的灵魂,素坯上釉用的颜料多是碾碎的金属矿物粉末,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素坯出窑进行施釉后,再次入窑釉烧。

今年55岁的刘开宝是家族性传承琉璃技艺的第四辈传人,他将失传的孔雀蓝釉料烧制成功。

介休琉璃第五代传承人刘文婷在介休市职业中学向学生示范琉璃制作工艺。

介休市素有“琉璃之乡”美誉,到处保存着大量精美的琉璃建筑。

介休市博物馆琉璃展厅内,各个朝代的琉璃制品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位于介休市义安镇北辛武村东的琉璃牌坊,于清光绪丁酉年造,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月22日,国家级非遗项目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刘开宝将制作的琉璃制品“麒麟献端”交付客户。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在享有古代建筑宝库的山西,介休琉璃一枝独秀。介休将琉璃用在建筑屋顶上始于唐代,明代烧造技艺达到鼎盛,广泛用于民间。现存大量精美的构件,是其烧造技术和造型艺术均已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实证。  2008年,介休琉璃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独特的烧制技艺得以传承活化,琉璃之美重新走入百姓视野。炼泥、制坯、素烧、施釉、出窑……历经20多道工序完成后特有的蓝、黄、绿色的琉璃,光亮如镜、色彩鲜艳,永不变色。  介休琉璃从火中淬炼、从岁月中涅盘而生,相承不衰,代有佳作。它是凝固的历史,走过千年岁月,依旧用斑斓的色彩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在流光溢彩中闪耀着悠远璀璨的光芒。  ——编者  本版策划:李联军 本版责编:黄靖  本版摄影:唐伟青 裴众 闫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