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启“科技之旅”
访问量:308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25日正式开幕。一系列科创亮点“揭开面纱”。    作为论坛年会主会场和永久会址,首次亮相的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本身就是亮点。

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外景。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高空俯瞰,“三叶草”建筑外形塑造现代质感。屋顶覆土植绿,与海淀“三山五园”相得益彰;缓步走近,这里还是集聚前沿设计与科创元素的“科技会客厅”。    步入永久会址,数条灯带在屋顶铺展,如同奔赴前方的流星,最终汇向大厅形似飞行器的照明装饰,该装饰既可变换颜色,也可自动调节照明。建筑顶部还采用水立方同款透光薄膜,具有耐高温、降能耗特点。

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内景。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达到国际一流标准的大会议厅,室内净高不应低于9.5米,但永久会址建筑控高12米,这就要求屋面、钢梁等构件尽可能压减高度。于是,建筑团队向技术“要空间”,创新应用开槽型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技术,不仅减少梁高还满足负载要求。    这样的建筑创新还有很多,细心的参会者不妨留意:有别于传统有棱有角的会议厅,永久会址每个会议厅的四个顶角都呈现圆弧状,没有直角。这样的设计语言既简洁大气,也传递出科技交流理应包容并蓄、携手向前的发展理念。    探完建筑科技之美,展陈应用“移步换景”,同样精彩。    场馆服务台处,AIGC仿生人形机器人“小关”最先与参会者“打照面”,不仅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较为自然,经过前期“培训”,工作也很“卖力”。与其对话,询问论坛举办位置、时间,也都能“对答如流”。

记者与仿生人形机器人互动。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现场还可体验3D成像技术,无需肢体接触,参会者用手指隔空点击成像画面,可查询会议信息,完成交互操作。实际生活中,这项技术已经在汽车智能座舱、医疗卫生、智慧家居等场景广泛应用。    必须打卡的还有永久会址内一处名为“转·变”的环保艺术装置,这是本届论坛年会的“特别策划”。

环保艺术装置“转·变”。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随着智能电器不断迭代,处理海量废旧电路板成为难题。此次论坛年会主办方回收总重达1吨的废旧电子元件、800片废旧电路板制成环保艺术装置,运用错视觉原理,观众可从正面、侧面两个视角分别看到“ZGC”字母与论坛年会LOGO。    装置何以命名“转·变”?工作人员说:“科技向前更要向善。有时我们想问题的路径、视角变一变,就能看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观览行将结束,惊喜依旧延续。主办方透露,今年向参会者提供的年会论坛手提袋,采用PHA生物基可降解环保材料定制,参会证件也可以实现安全回收利用。    这些“会说话的细节”,彰显出一场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盛会可持续发展的底色,也呼应本届论坛年会的主题:“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