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行音乐何以流传当代
访问量:8738

◆朱 光   舞台上站着一个机械臂,比牙医使用的器械高大粗壮1倍。节目单上写着“高博文与机械臂——《漫歌行》AI叙事音乐会”。演出前,谁也猜不透会有怎样的场景,但是,总有热心观众与机械臂合影。毕竟,这太新鲜。近日,上海音乐厅举行的“数字缪斯——音乐科技融创节”上,有两台音乐会特别令人好奇、引人遐想。一台就是“高博文与机械臂”,一台则是更古老的南音数字化音乐会,名为“过去即是未来”。数百年前流行于苏州的评弹,以及数千年前就流行于泉州的南音,迈入人工智能时代,可以让古代流行音乐更流行。   《漫歌行》开场,机械臂匀速转动,顶端亮灯仿佛在“探照”。评弹名家高博文登场:“我是高博文,我也不是高博文”——预示着接下来的演出内容,会令人时空穿越。他一边娓娓道来一个关于苏州姑娘到上海来成为“时代曲”明星艾莉的故事,一边以歌唱、评弹的形式,演绎这个故事,雅致、动听。在适当的时候,机械臂成为呼应高博文的某个角色,最绝妙的是,它也可以成为她——当机械臂后的投影,变成一位等高的女性侧影时,她就是那位“时代曲”明星艾莉了。机械臂艾莉也会唱“时代曲”,委婉且有点哀怨。天幕上不时出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黑白照片,不时又仅仅是抽象的光影,营造出影影绰绰、虚虚实实的意境。   曲终,高博文介绍,提供当年“时代曲”流行之际的黑白照片的是丁夏——漫画家丁悚之孙,丁聪之侄。丁夏则透露,参与这部作品的机械臂团队,来自漫画家张乐平之孙及其同济大学的团队。上海音乐厅方面表示,为高博文与机械臂“做媒”的正是这次“融创节”。艺术与科技终会相遇,就像是历史与文化,终究会在新的时代中有回响。   回响的,还有历史比评弹还要悠久的南音。始于唐、形成于宋的南音,是中国汉族历史最长的音乐体系。陈三五娘的故事,源远流长至今,流淌在“点水南乐”这支年轻人的乐队,重新编配的《年久月深》一曲中……这支编制中有电吉他、架子鼓等电音的“流行”南音乐队,是由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组成的。他们带来的音乐会名字很长——“过去即是未来,数字化的世界遗产‘南音+’音乐会”。主唱是个温婉女生郑明明,透露家族中大多数人都是南音艺人。制作人蔡凯东,看上去更像是一个东南亚潮男,负责了所有曲目的编配,同时他也演奏电吉他、阮和琵琶等——事实上,这些器乐本身的乐理结构也颇相似。阮,就是东方的吉他。已有千年历史的南音,在以流行音乐常用乐器加强节奏感、氛围感、情绪感之后,变得情感层次更丰厚、更微妙,甚而更磅礴了。陈三与五娘之间的情感变化,看似隐忍克制,实则排山倒海了。那喟叹变得意蕴更为深刻、绵长。   诗词曲赋,原本就是古代的“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吟”,就是歌唱。昆剧《牡丹亭》中,最着名的“袅晴丝吹来闲庭院……”,其曲牌名为“步步娇”。所谓曲牌,就是旋律、节奏相对固定的谱子。古人唱歌角色这几首谱子好听,就逐渐固定成几个“曲牌”——以后换词填进去就行了。所以,与“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曲牌一致的曲目,还有“杨柳枝头黄昏月”……因而,我们熟读的诗词曲赋,都是古代流行音乐的词儿。而我们不一定很熟悉的戏曲、曲艺,就是古代流行音乐。明清之际,苏州虎丘的“昆曲大会”有万人齐唱昆曲之势——与如今万人齐听流行歌星演唱会一样的阵仗。   “时代曲”虽然特指周璇、白光等歌手演唱的那一类歌曲,但是音乐、歌曲反映时代,是不变的特征。正如评弹是百年前的流行歌曲,南音是千年前的流行歌曲。而节奏与布鲁斯、爵士、说唱等,是当下的流行歌曲。可是,我们知道这当前流行的曲目中有多少会流传至百年、千年后呢?至少,评弹和南音做到了流传至今。这就有其内在原因,不仅仅在于评弹艺人、南音艺人还在唱,也因为它们还是能吸引那么多人。   虽然也有观众对高博文与机械臂的合作持保留态度,“这不是我想看的原汁原味的评弹”,但是有更多观众保持开放的态度:“这可以在展览空间里观看,因为这个节目的视角已经突破了台上台下的互相对视……”你看,创新,就这样如涟漪泛开来。依然保有被讨论的热情,才是艺术寻求绵长生命力的内因。   古代流行音乐,应该在新的时代,以新的形式成长,才能持续流传。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评弹流行音乐、来自于:上海、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