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业新广东丨“广州北部增长极”如何解答新型工业化“必答题”
访问量:7804

编者按:当前,广东正坚定不移地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的新广东。为深入剖析广东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央广网广东频道推出 “新工业·新广东——探秘‘粤造粤强’”全媒体策划,聚焦广东具备核心创新技术的企业群体,通过对话党政部门负责人、企业经营者、技术创新工匠,探秘“中国制造”如何“粤造粤强”,展现广东高质量发展如何从“求量”到“求质”的升级迭代,讲述广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探索。  央广网广州4月20日消息向“实”而行,凭“新”而变。实体制造业是广州的产业底蕴和发展根基,也是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利器。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年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重要内容。  汇聚湾区最大空铁双枢纽、传统优势产业提质焕新、新兴产业蓄势赋能……作为广州市实体经济的核心区域,花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广州北部增长极”规划的提出,更加凸显花都在广州全市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向着春天进发,一刻都不愿意耽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花都如何扛起“广州北部增长极”新任务,让新型工业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日,央广网记者走访花都多家企业,深入一线感受企业脉动。在这里,制造业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方向发展的路径已然清晰。一幅幅朝气蓬勃、活力迸发的创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智造”蝶变 传统产业循“新”出发  四月天,繁花绽放之际,花都全区上下洋溢着令人振奋的蓬勃活力。  提起花都,汽车产业是绕不开的关键词。2000年,花都撤市设区,确立汽车产业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推动“农业花都”向“工业花都”转变。二十余载峥嵘岁月,筚路蓝缕,处于广州北大门的花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再到千亿级产业集群,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汽车城在一张白纸上迅速崛起。  如今,以东风日产为龙头的汽车产业集群,运转快速,火力全开。2022年,汽车产业产值占比花都全区工业总产值高达60.76%。  物流自动导引车智能运输、小型协作机器人视觉识别抓取、挡风玻璃自动化安装……走进花都汽车产业基地东风日产二工厂总装车间,一条智慧化生产线伴随着节拍,平均57秒即可生产、组装一辆汽车。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每天都在这里重复上演。“我们在花都工厂生产的几款车型,市场反响热烈,现在整个工厂都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东风日产制造总部总部长杨耀辉告诉记者。

花都汽车产业基地东风日产二工厂总装车间  杨耀辉介绍,花都工厂近年来强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物流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车辆生产品质也因此得到了质的提升,“从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到整车交付,每一台车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累计有2500多项检查点。”  中国汽车产业正进入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全面升级的新阶段。面对产业变革浪潮,东风日产明确提出,利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速度、中国资源,开发本土新能源车型。东风日产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花都工厂二十万新能源产线改造项目已顺利落成,未来将采用行业内先进的电池技术,满足新能源车的市场需求,带动研发及研发产业化能力,加大力度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布局智能网联与新能源产业链。  在人才、税收、产业扶持等一揽子惠企政策“护航”之下,东风日产新能源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产值分别增长47.8%、83.8%。  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实现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这既是企业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自身要求,也是花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作为“广州北部增长极”的主阵地,花都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打好“传统优势牌”,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新质生产力蜕变,为制造业提供强力支撑。  此外,花都还招引采埃孚广州技术中心,滴滴自动驾驶、禾多科技总部、京东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研究院、联友智连等一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优质企业聚链成群,助推花都传统汽车产业“提档升级”。  “绿能”破题 未来产业向“新”而立  除了改造升级制造业原有动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塑造新发展引擎、释放新发展动能,对花都来说同样重要。站在“新极点”的时代风口,花都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及新兴产业新旧赛道齐头并进,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新能源是花都破题的关键。日前,花都发布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锚定光伏、储能、氢能三个万亿级产业新赛道,谋划超10平方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绿能谷”。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这既是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的必然要求,也是花都纵深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重大产业项目接连上马,到产业发展方案印发实施,从高端补链、终端延链到整体强链,花都正势如破竹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  “打桩之前,我们脚下是荒草地,施工时还遇上了台风,地面一片汪洋。政府成立工作专班,点对点地为企业服务。最后只用了75天,1条生产线就开起来了。”广州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健向记者分享公司光伏组件项目投产的“花都速度”。  总投资109亿元,占地面积约400亩,相当于近40个足球场,这是高景16GW光伏组件产业园及业务研发总部项目的体量。记者日前走进广州高景项目基地,几名工人正熟练地完成填料、拼装等作业。在生产线的最末端,一块光伏板被机械臂举起,在机器的辅助下,工人仅用数秒就完成对一件产品的检查。  “光伏行业技术迭代非常快,我们现在推行的组件产品都是双面的,正背两面均可进行光电转换,转换效率从前几年的15%提升至现在的23%。”宋健介绍,广州基地主要生产大尺寸版型高效组件产品,具有低衰减、温度系数低、高双面率等优势,这些优势大大提高了发电效率,进而降低用电成本。接下来,这个百亿级项目还将持续分期实施建设。

高景太阳能生产大尺寸版型光伏组件产品  光伏行业加速洗牌,对企业的技术水平、材料供应、生产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有政府的扶持以及便利的营商环境,这里的地理环境也是我们优中选优的。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花都港的战略区位优势和流量价值突出,海陆空交通方便,十分契合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宋健说。  数据印证“焕新”活力——2023年,花都共签约包括高景太阳能在内的27家新能源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超620亿元,预计达产年营收近1200亿元,业务范围覆盖产业“上游”正负极材料研发、“中游”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下游”具体场景应用以及产学研和平台服务等新能源全产业链条。在高质量发展号角下,花都新能源产业正以全新的活力和姿态,“跑出”核心竞争力,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双链”融合 弄潮科技凭“新”而变  目前,花都拥有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2500亿级产业链群,以及电子信息和新型显示、临空高新技术两个千亿级产业链群。制造业立市战略下广州打造21条产业链,花都区占10条。在新的“攀高”路上,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加速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促进“双链”深度融合,成为花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从手机电脑上的扬声器,到VR等各类消费电子产品声学模组,再到业内首款ChatGPT音箱……走进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厅,记者看到,这家花都老牌音响企业所陈列的新产品可谓层出不穷。积累了70多年的声学产品研发经验,国光电器目前在声学、电子硬件、新材料等方面拥有328项国内专利,42项国外专利,每年推出200多项新产品。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郑崖民向记者表示,企业时刻关注行业前沿创新技术动向,开发出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并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将公司的声学产品应用于多个新兴领域。

国光电器全消音声学实验室  “企业始终挺立在电声行业潮头,这首先是企业坚持科技创新,用创新思维延长产业链的结果。另外,在企业用地、人才引进、生产检测设备进口等关键问题上,花都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均给予国光电器迅速支持与响应,让企业创新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郑崖民说。  寻访在花都,记者深切感受到处处涌动着循“新”出发、向“新”而立的活力脉动。“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鸿利显示副总经理桑建向记者介绍,公司是国内最早研发Mini LED显示技术的企业之一。经过长期研发投入,企业掌握了一批半导体封装领域相关的核心技术专利,一跃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中国Mini LED背光和直显产品在全球市场广泛应用,“未来企业将进一步加快产品规模化量产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在花都、在广州落地,形成产业聚集。”  产业链与创新链“同频共振”,促进花都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花都经济发展呈现“筑底回升”态势,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在全市前列。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正在这里快速崛起。  推进新型工业化,企业是主体。花都如何助力企业向“新”突破,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答案很清晰,就是坚持“抓大、培优、扶小、育新”相结合。花都今年提出,计划新挖掘上市后备企业不少于5家,培育一批“亿级”“百亿级”“十亿级”企业,推动今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和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0家以上,力争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300家以上、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  “极点”驱动,乘势而上。面向未来,花都闯新路、创新局、开新篇,加快高水平规划建设“广州北部增长极”,打造广州北部综合门户和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工业“强引擎”,助力花都以“新”提质、向“优”而行,让新型工业化之“机”更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之“势”,走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天地。

关键字 :、广东省广州市工业化汽车产业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