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钻“牛角尖”的“邱工”
访问量:160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安徽省产业教授、安徽省企业创新达人……若非刻意介绍,很难把这些荣誉和一位28岁的小伙子联系在一起。  10年来,从一名职高毕业生到一名机械工程师,如今的邱军强光环缠身,而面对这些光环,他笑称自己是一名“技工”。朴素定位的背后,是邱军强朴素的愿望:要做创新一线的“螺丝钉”。  说及现在致力的领域,邱军强并非科班出身。  2014年,经过一年的实习期后,毕业于宣城市工业学校的邱军强,正式加入安徽江南泵阀集团,成为一名学徒工。

邱军强查看加工中心程序。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  要知道,在职高念书时,邱军强学的是现代农艺技术,天天和种植打交道,与泵阀机械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  “既然进了企业,就要把技能练成,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邱军强回忆道,正是“厚德精技、立身立业”的职高校训,给了自己更多鼓励,也让自己能够潜下心来。  从零基础开始,对于当时只有18岁的邱军强来说,到了车间,首先是对设备的好奇。“看到车削工艺就跟切菜一样,不仅在感官上超出了认知范围,也让自己充满了敬畏。”邱军强告诉记者,打那一刻起,机械工艺就在心里埋下了种子。  刚到企业之初,他深知技术创新对泵阀产业的重要性,并及时调整心态,晚上在家啃理论,白天跟班学生产,专业能力也在日复一日中得到了提升。  一直以来,邱军强都有一个习惯,不管走到哪,随身会带个小本子,不懂的就第一时间记下来,问同事、问师傅,去网上找资料。  “碰到问题不能解决,心里就像有一块疙瘩,一定要‘死磕’到底,直到把问题全部解决才能睡得香。”生活被工作填满,但邱军强却乐在其中,“每天感觉时间都不够用,虽然忙碌,但很充实。”  正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冲劲和执着,初出茅庐的邱军强逐渐在工作中崭露头角,很快就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邱军强和同事读取技改后的产品尺寸。受访者供图  成功绝非偶然,实力铸就不凡。  来到安徽江南泵阀集团,车间里的三块金色招牌尤为醒目,分别印着“安徽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宣城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邱军强劳模创新工作室”字样,这里就是邱军强的阵地。  在他看来,工作室不仅仅是企业、行业对其团队科研成果投的肯定票,也让自己把泵阀科研的“冷板凳”越坐越热。  从事泵阀工作10年,邱军强熟悉安全管理、技术手段、风险评估等多维度工作内容,已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但他始终没有松懈,而是时刻钻研泵阀“卡脖子”技术,随时准备迎接挑战。  化工泵在脱硫脱硝行业运行时,普遍存在使用寿命短、耐磨性弱、耐腐蚀性差等产品缺陷,邱军强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不断探索,攻克了新型塑料合金离心泵技术难题,该项成果在2020年荣获安徽省科技技术三等奖。  磁力泵输送高温液体时,会因高温出现退磁现象,邱军强带领团队成员一起研讨攻关,巧用旋转风扇的灵感,加工出高性能吸风叶片,让难题迎刃而解,这项技术获得安徽省职工创新“金成果”优秀奖。  10年来,邱军强在企业有技改、有创新、有研发,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取得了数百项技术成果,其中33项省级以上成果、24项专利成果、8项省级新产品成果,1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  求“新”提“质”,多年的一线历练,坚定了邱军强把技术做深、做透、做专、做精的初心。他告诉记者,将始终怀揣着一颗平常心,加倍努力更新知识,不断挑战“卡脖子”难题,让行业有突破、企业有效益、自身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