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人家·返乡兴业的故事 文艺女青年化身寻找稻香“新农人”
访问量:58639

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4年,《山海人家》系列融媒报道将镜头对准返乡兴业的“新农人”、新才俊,聚焦他们依靠科学知识和开阔思路逐梦乡村,带领传承技艺、带强产业发展、丰富农村新业态的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中的农村新气象、新变化。

农时不等人。随着天气转暖,各地进入春耕时节。广袤的田间地头涌现出一批批“新农人”,耕田犁地、撒种育秧,一片忙碌景象。他们依靠技术、专业知识逐梦乡野,从“新农人”成长为“兴农人”,在田野间绘出一幅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来自宁德屏南的“新农人”白晓洋就是其中之一。  在南湾村,白晓洋已经为春耕忙碌了1个多月。这是白晓洋种粮的第五个年头,此时她正和技术人员安装调试农业气象站、视频监控、水利监测等智慧农业设备。今年,她除了增加低GI等功能性稻米的种植,还设立了“白晓洋智慧农业联合实验室”。  “不仅要会种田,也要‘慧’种田!有了这个,土壤温度、PH值、空气湿度以及农作物长势等生产数据一目了然,可实现整地、施肥、播种、采收全过程实时监控管理。”白晓洋笑着向记者说。

南湾村梯田。受访者供图  “一糯千金”垦荒有了底气  白晓洋本名邱桂敏,出生于屏南一个小乡村,“白晓洋”这个艺名源自于家乡景点白水洋。邱桂敏在大学时便能歌善舞,是文艺积极分子。2013年大学毕业后,她到闽南与朋友创办了一家传媒公司。  投资文化传媒公司,承接商演,漂亮装扮,登台歌唱,享受掌声……原本白晓洋过着许多人眼中光鲜亮丽的生活。一次回乡看望父母时,她发现,儿时记忆里漫山遍野泛黄的稻穗不见了,上千亩梯田悉数撂荒。一问村民才知道:“种田不赚钱,又苦又累,还不如出门打工。”这让她感到阵阵心痛。  白晓洋说:“我家乡的生态环境这么优越,种出来的大米品质一定牛,没理由卖不过别人啊!”或许是因为那份刻在骨子里的乡土情结,白晓洋做了一个决定:放弃已有的生活,返乡种粮,同时照顾年迈的父母。

白晓洋在田间犁田。受访者供图  “种地不赚钱的,你好好一个大学生怎么还回来种地!”走父母走过的路,吃粮农吃过的苦,邱桂敏的选择遭到父母极力反对。在普通人眼里,一个农村娃,好不容易挣脱了土地,上了大学,还在外创业了,最后又回到农村“玩泥坑”,似乎不太值当。  母亲反对,父亲斥责,都没拗过白晓洋“返乡种粮”的执着。2016年,不顾父母的反对,白晓洋怀揣着“兴农梦”,只身回到屏南。她创办了一糯千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并在南湾村流转了200多亩荒地。  说干就干。挽起裤脚,戴上斗笠,走进田间,向各路专家请教种粮技术,拉着村民一头扎进田里。这些年,白晓洋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新农人”,开启了她“寻找稻香”的创业之路。

白晓洋在稻田中备秧苗。受访者供图  破土而出的种子,总要经历风雨洗礼,才能茁壮成长。由于是第一次种粮,白晓洋首轮只开垦了50亩荒地种植水稻。“当时心里很忐忑不安,生怕干不好被人笑话。”白晓洋说,“做农业很辛苦,做农民更辛苦,返乡务农做不好,更痛苦。”  劈草、整地、引水、打田埂、选种、育秧、插秧、收割、晒谷、碾米……白晓洋全程参与着开荒复耕。可就在那年秋收的时候,白晓洋沮丧地说,“种了个寂寞,不赚钱反而赔了不少。”  “由于山垅田难以开展机械化操作,加之我第一次种粮,缺乏经验,成本投入大,亩产又相对低。”白晓洋悻悻道,如今她切身体会到了父母说的“种地不赚钱”。  “心里想放弃,但是又觉得不甘心。不咬牙坚持,田又要荒了!”为了找到失败的根源,白晓洋积极与省农科院开展技术对接,并将前沿农作物防治技术运用于生产中。年复一年,白晓洋坚持着开荒种田。

白晓洋在稻田中备秧苗。受访者供图  2021年新的转机出现了。为了保护耕地、更大程度实现荒地复垦,屏南当地推出了“认领一亩田”活动。认领者认领一亩田每年需出资2500元,用于种子、农资、用工等费用,当年这亩田的收获全部归认领者所有。  这种新模式引来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注入乡村。白晓洋家的稻田成为活动试点,当年150多亩稻田还没插秧就找到了买家,并提前拿到了购米款。  “销路不愁了,种粮信心就有了”。白晓洋算了笔账,每亩地的稻米能卖2500元。有了市场有了底气,开荒复耕有了转机。  “稻田文创”唤醒沉睡土地   作为“新农人”,白晓洋骨子里“文艺女青年”的小火苗并没有熄灭过。  政策支持、科技服务、社会关注,这些让白晓洋种粮有了更足的底气,她便开始在田间进行文创试验。

白晓洋在田园组织音乐节活动。刘圣辉 摄  2020年,白晓洋邀请了一位相识的青年导演来到南湾村,用手机拍摄了一部乡村纪录片,还获得了“新影像·手机电影计划”华为新影像等荣誉。从此,更多大山之外的人也认识了南湾村。  “年轻人的才华也可以在田野上得到充分挥洒。”白晓洋说,在原有的经营基础上,通过发挥其自身优势,合作社以“农户+合作社+互联网+文创品牌”为创业模式,以文创产业的前沿理念,策划了一系列“稻田文创”活动。吸引了一拨拨城里来的游客,在稻田里体验插秧、抓泥鳅、捡田螺的乐趣。  从田园音乐节到农耕文化节,再到搭建乡村观影平台、打造乡土摄影基地,曾经籍籍无名的南湾村摇身一变成为现在的网红“艺术村”,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的关注。  “沉睡”的土地被唤醒,催生出了发展新业态。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以及宣传推广,吸引越来越多人来到南湾村。村子热闹了,村庄的面貌也焕然一新。如今的南湾村,处处皆景,原本破败的古民居修缮一新,化身为农耕博物馆、民宿以及艺术家们的工作室……  白晓洋的“稻田文创”试验和秧苗一起在南湾村生根发芽,撂荒的土地换了新面貌,南湾村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趋势,沉寂的小山村有了新活力。

南湾村一角。受访者供图  此外,为了吸引更多和她一样的“新农人”逐梦田野,白晓洋还积极搭建创业平台,鼓励创业青年、大学生回乡创业。动员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产业,以“土地流转+务工”带动了3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增收9000余元。  “我家3亩地流转给了邱桂敏的合作社,我也经常在这里干活,现在有租金还有工资,去年仅工资就领了近4万元。”南湾村村民郑昌法笑着说。  复垦山林、唤醒荒地、带旺小山村,白晓洋的“兴农梦”在升腾。白晓洋说,“返乡种田不是作秀,南湾是我家乡村落的缩影,现在热闹起来了,就不能让它再冷落下去。”  “晓洋田园”乡村充满生机   小试牛刀后的白晓洋并未就此满足。“传统水稻产业想做大做强,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往‘小而精’的品牌化方向发展。”她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种地”是一门学问,没有基础的白晓洋不懂就问。向村里的“老把式”学艺,向农技站的技术人员问技,研究种子、关注天气、解决水肥问题……

白晓洋在田间收稻谷。受访者供图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白晓洋深知当一名农民的不易。“要认认真真种好田、出好米,不能让农民对农村、农业失去信心。”带着这样的想法,这些年,白晓洋与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深度合作,引进多种水稻进行试种,推广种植口感好、产量高的品种,并把水稻新品种、种植新技术等提质化增效的经验跟全县种粮农户们分享。  “大米也不仅仅是大米,还可以研发、衍生出更多附加值产品。”白晓洋说,她不仅要做农业、做营销,也要做跨界的前行者。记者了解到,由她主理的“白晓洋田园客栈”即将开业,黑糯米酒、养生粥等稻米衍生产品也将面向市场推出。同时,今年她还计划与一家科技公司合作,通过品牌共创等方式,共同研发稻米提取物洗护等产品。  去年,150多亩稻田产粮7万多斤,卖了40万元。白晓洋说,虽然还没赚到什么钱,但看着曾经的撂荒地正一点一点焕发生机,白晓洋对南湾村的未来满怀希望。

南湾村一角。受访者供图  撂荒地有了新主人,“巴掌田”变“连片田”,“望天田”成“希望田”。凭着一份执着,短短几年,白晓洋从曾经的种粮“小白”,成长为了如今的“领头雁”。  一路探索,一路前行。正是有了无数像白晓洋一样愿意扎根乡村的年轻人,撂荒地里才重新荡起了稻浪,不可能才会变成可能。  东南网出品  总策划:曾武华 许上福  策划:王祥楠 林雯晶  监制:许上福  记者:叶伏国   责编:李雅兰 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