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纪录片,真实如何保障?
访问量:8138

OpenAI在今年2月份发布文生视频大模式Sora之后,引发了一波热议。过去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文生图、文生视频已经见怪不怪,许多人早已体验过ChatGPT、Midjourney、DALL E3等AI模型的“魅力”。  与此同时,AI技术对于纪录片制作的影响也愈发明显。3月12日,央视总台发布首部AI译制英文版系列微纪录片《来龙去脉》,梳理了关于中国龙的奥秘。该系列纪录片使用AI技术生成英文旁白配音,以幽默诙谐的地道英语向海外受众介绍了中国龙的“来龙去脉”。3月28日,英国一则配音演员失业的社交媒体推文风波促使BBC透露了一部本在秘密制作中的纪录片的信息,该片将使用AI软件生成声音,在片尾朗读未知主角的临终书信。

可见,在纪录片的制作中使用AI生成已经不新鲜了。然而AI应当如何恰当使用,如何防止以Deepfake为代表的AI技术冲击纪录片“真实”的属性,这些都亟待讨论。本文结合最新运用AI进行创作的实例,介绍AI给国内外纪录片行业带来的创新,并探讨纪录片从业者对运用AI制作纪录片的思考和看法。

AI时代的纪录片创新  4月4日,Sora再次放出的由艺术家尝试生成的几个创意文生视频片段,同样具有颠覆性。其中,艺术家唐·艾伦·史蒂文森创造了《超越现实》系列,展现一系列奇幻的动物形象,如会飞的猪、有鱼尾的猫等等。可以看出,Sora在强调想象力的同时,画面的优美和流畅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足以与小成本制作的自然动物纪录片相媲美。

导演加利·哈斯特维特执导的传记纪录片《伊诺》,则讲述了英国音乐家布莱恩·伊诺的人生故事。基于对过往艺术家传记纪录片总是“神化”主角的既定印象,布莱恩·伊诺从未允许任何关于他个人纪录片的拍摄。然而,导演加利·哈斯特维特却通过生成式AI技术说服伊诺答应进行拍摄,并使其出镜接受了采访。  这部入围今年圣丹斯电影节的影片,声称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挑选不同片段和改变剪辑点,从而达到生成不同版本的目的,让每一场观众都能看到不一样的内容。如同影片宣传图一样,加利·哈斯特维特使用超过500个小时的影像素材,将采访、旁白、空镜、照片、音乐分成多个“模块”,通过AI组合在一起,使得每一次输出都是一部不一样的纪录片。理论上,该片拥有52百万的三次方个版本,可以说其颠覆性尝试打开了纪录片制作的新世界。

《伊诺》虽然使用了数字艺术家布伦丹·道斯开发的生成式AI软件,但影片最终也有两位剪辑师参与确定影片的基础结构,在叙事结构上与传统纪录片并没有太大不同,《》就指出《伊诺》在很多层面上还是一部传统纪录片。  而在Sora出现之前,其实就已经有一些纪录片使用AI技术来辅助制作。最为典型的是2020年入围圣丹斯国际电影节的纪录片《欢迎来到车臣》,因为题材敏感,该片使用AI技术将被拍摄者的脸替换掉,叠加上虚构的面孔,以保护他们的隐私。希腊导演维多利亚•梵劳珀络在今年的塞萨洛尼基纪录片展上也讲述了自己使用AI的心得。她表示自己正在拍摄一部讲述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的历史纪录片,抱着尝试的心态,使用人工智能生成了一些原本需要真人演员出演的搬演画面,最终人工智能的精准性让她决定使用AI技术代替角色扮演的部分,从而大大降低了预算。  剧情化、动画化纪录片已然成为过去十年国际和国内纪录片界的新潮流,例如去年口碑收视双丰收的大型历史纪录片《何以中国》《中国》、入围三项奥斯卡的动画纪录片《逃亡》等。但无论是使用演员扮演、动画制作、CG特效,都是耗时耗力的方法。而AI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制作成本、缩短制作时间,尤其有利于小成本制作的片子。  从纪录片题材上看,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将是未来最有可能大量使用文生视频的类别之一。总台3月22日上线的AI微短剧《中国神话》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剧由央视频、总台人工智能工作室联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共同推出,其图片、视频、音乐和配音全部由AI进行生成。

从纪录片制作的不同环节上看,AI技术被较为广泛地运用到音频领域当中。声音设计师王同曾在去年的新鲜提案上介绍了使用AI对模糊声音的修复、进行整体混音风格的模仿等等。他还提到世界第一部由AI语音配音的纪录片——CCTV-9于2018年推出的《创新中国》,飞的AI技术,将已逝的配音演员李易先生的声音做成了配音解说。但彼时技术手段有限,仍需要人工耗费大量时间逐字逐句地进行调整。等到2022年,在奈飞出品的纪录片《安迪·沃霍尔:时代日记》中,导演便使用了AI软件Resemble AI生成安迪·沃霍尔的声音作为旁白配音,不需要人工二次校对。

从纪录片生产流程上看,AI技术在纪录片选题开发阶段就能有所应用。在2024年欧洲电影市场的行业座谈会上,来自丹麦的PUBLIKUM联合创始人尼尔斯·阿尔贝里提到AI在纪录片项目的早期剧本开发中的作用,例如使用AI工具寻找相关话题和初步信息等。随着AI软件的丰富,AI还将有助于纪录片前期策划阶段定位观众、调研市场等等。

AI重新激起纪录片伦理的争论  从上文的例子可见,AI技术的出现很大程度地助力了纪录片内容的创新呈现及其效果,包含前期策划、后期制作等步骤。但也正是因为Deepfake、Sora等技术的存在,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变得模糊,真实之于纪录片的重要性再次成为业界议论的焦点。  例如,日前音乐人包小柏用AI“复活”自己女儿影像就成为热议话题,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已故明星被恶意“复活”,遭到当事人家属的极力反对。当AI技术成为追忆故人的可能,在纪实影像的制作中,如何规范AI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上文提到的《欢迎来到车臣》和2022年讲述Deepfakes受害者的纪录片《另一具身体》,也用了AI技术替换主人公的面孔。着名纪录片学者比尔·尼克尔斯强调,脸是人最核心的身份、最容易辨识的部位,AI技术的使用虽然削弱了纪录片的可信度,但也起到了保护被拍摄者的目的,因此受到从业者和媒体的提及和赞扬。  然而AI技术的使用若是对观众造成了欺骗,则会得不偿失。早在2021年,摩根·内维尔执导的传记纪录片《流浪者:一部关于安东尼·波登的电影》使用AI技术合成安东尼·波登的声音,以朗读他自己写的书信,但导演未公开告知观众,使观众以为那是安东尼·波登的原声,最终遭受抵制。对于AI的呈现使用与否,其实是纪录片行业对于真实性这个永恒话题的讨论。

对此,纪录片导演Dawn Porter表示她更关心使用AI技术的公开性,“我比较担心人们对于他们使用的技术和原因不再透明公开”。对于《安迪·沃霍尔:时代日记》使用了AI配音,而没有像《流浪者:一部关于安东尼·波登的电影》一样遭遇抵制,导演安德鲁·罗西坦诚背后的缘故,“在纪录片中使用人工智能时,透明度是关键”。安迪·沃霍尔的声音的使用得到了安迪·沃霍尔基金会的许可,并在片中明确标注。  随着AI技术的成熟,使得纪录片中素材的真实性不再能够被轻易辨别。成立于2023年、由200多名赢得过众多艾美奖、奥斯卡奖和皮博迪奖档案制作人组成的档案制作联盟,去年11月在《好莱坞报道》上发表的一封公开信,引起了人们对纪录片中使用AI的关注。“人工智能生成的素材在互联网上、在其他电影中被作为‘真实’的影像传播出去,这将可能永远混淆历史记录”,公开信警惕道。  信中还提出几点担忧,其中就包括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使用AI生成历史声音误导观众、存在真实历史图像的情况下为了节约经费和时间使用AI生成、生成虚假的新闻档案、生成不存在的历史文物等。因此,APA呼吁尽快建立使用AI创作纪录片的标准,提高透明度。随后,APA也会提出了一份纪录片制作中人工智能合乎道德的使用指南,希望以此促进对纪录片行业的自我约束。  于纪录片行业而言,AI是一把“双刃剑”。最新使用AI技术创作纪录片的例子表明,AI可以成为纪录片创作的辅助工具,达到快速开发选题、降低成本、缩短时间、创新样式等效果。而AI所带来的伦理争议亟待解决,公开坦诚和行业规范或是纪录片最大化AI技术优势的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安迪·沃霍尔纪录片伊诺波登配音

来自于:北京、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