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
访问量:0609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属于我国最基础的行政区划型经济形态。当前,如何有效引导新质生产力在具备条件的县域落地生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点带面助推县域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是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  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布局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联结点,一头连着都市经济,另一头连着乡村经济,是农业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入口。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1866个县域占国土面积约90%,县域总人口占中国大陆总人口比重约为52.5%,地区生产总值占GDP的38.1%。同时,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割,县域与市辖区之间存在发展差距,大城市“虹吸效应”比较明显。在县域新质生产力培育过程中,必须正视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寻求解决之道。  从产业结构上看,县域产业结构不优化,普遍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除工业实力较强的部分百强县外,大部分县域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多以原料加工、资源型产业为主,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传统产业比重过大且转型升级不充分。同时,县域产业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不足。县域普遍缺乏龙头企业,研发能力低、创新意识不强,产品仍集中在初级加工或贴牌、代工生产等中低端领域。  县域生产要素流动仍不顺畅,要素保障仍然不足。部分县域营商环境亟待提升,行政审批“隐形门”“弹簧门”尚未彻底打破。县域金融环境有待优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存在,限制了企业扩大再生产。此外,对比中心城市,广大县域在创新创业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突出短板,缺乏高水平的科教资源,在人才职称评定等方面仍面临制度性障碍。  有鉴于此,只有实现技术和市场在县域的同频共振,才能培育出厚植县域产业基础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要坚持问题导向,制定以县域为单元的差异化政策体系,推动各县立足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努力推进县域产城、产教融合发展,走好“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  对地处城市化地区的县域,应加强与国家超大城市群核心功能对接,承接人口、产业、功能外溢,加大重大产业平台建设与要素保障力度,加快推动超大城市群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探索与高等学校、大院大所建立结对合作关系,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弹性服务。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培育与中心城市产业链协同互补、错位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具备规模化生产效应的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在县域布局。树立产业品牌意识,集中资源培育具有良好市场空间的“拳头”产业,对符合新消费需求、新商业模式、新增长动能的产业,抓紧做实产业规划、完善配套条件,有的放矢推动发展。  地处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域,要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引入种苗、畜牧、新型化肥、高品质饲料等农业科创成果,复制推广“科技小院”等农业科技微平台经验。地处沿海的县域应当充分做好海洋这篇大文章,打造海洋牧场,做强“蓝色粮仓”,在具备条件的海域加快开展海上风电、波浪能及潮汐能等海洋能源技术创新,在海洋新材料、深海探采、海洋合成生物等领域努力探索海洋未来产业新赛道。  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域,应当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筑牢生态屏障。重点推进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的创新应用,积极开展非化石能源、生物质能转换等科技研发。引进生态型项目管理运营思维,对乡村服务业进行系统化改造。依托良好的环境风貌,推动文旅科技赋能,培育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虚实场景互动、乡村数字艺术等业态。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和科创平台布局,加快县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构建县域人才成长“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