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量子信息、脑机接口……我国将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
访问量:8562

央广网北京4月27日消息脑机接口如何影响未来健康产业发展?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是什么关系?量子信息科技产业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之一——“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现场。  多为与会专家表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答题,是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培育产业体系新支柱的抢答题,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中国可以瞄准6大未来产业,结合产业政策和产业机会,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  当天,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新技术司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围绕未来产业的培育机制、发展路径与创新政策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洞悉产业新机遇、新变局,有力支撑新型工业化推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思考。

“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现场  6大方向瞄准未来产业机会  工信部党组成员、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远生在论坛上表示,工信部要重点推动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同时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大力培育未来产业领军企业家和科学家。  谢远生表示,工信部已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加快推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模型、脑机接口、6G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目前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已推动形成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未来产业发展区域。  我国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技术供给、产品打造、主体培育、丰富场景、支撑体系等方面,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政策引导。  《实施意见》该如何落实、未来产业发展应怎样推进?面对这些疑问,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柏杰带来了对《实施意见》的深刻解读。

柏杰对《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柏杰表示,《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百项标志性产品,打造百家领军企业,开拓百项典型应用场景,制定百项关键标准,培育百家专业服务机构,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  到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着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得到普遍应用,重点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培育一批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构建未来产业和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  专家把脉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前沿产业  作为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先导力量,未来产业处于产业萌芽阶段,如何准确把握其发展焦点与趋势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与会专家在主旨演讲、圆桌对话及接受记者采访的环节,对把脉未来产业、献计未来发展给出了真知灼见。  量子信息是近年来颇受瞩目的未来产业之一,围绕如何构建量子信息科技产业体系这个热点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陆军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认为,可以按照“提升信息系统现有能力、形成信息系统新质能力、探索形成信息系统未来能力”三步走战略实施,构建量子电子混合算力网,打造世界级量子电子科技产业集群。  脑机融合在智能制造、智能生活,特别是医疗健康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第三脑研究院院长陈世卿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脑机融合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未来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专注于研究脑、保护脑、开发脑和延伸脑的研发项目,正尝试通过‘脑科学+AI+智能超算’的创新模式,驱动人类‘第三脑’加速发展。”  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陈世卿表示,目前中国各个省份都有超算布局,未来要发展更加小型化、分布式的智能算力。小型智能超算将应用在能源、健康、农业、教育、环保、交通、制造等各领域,推动超算向街道、城镇、农村下沉。未来,对人脑的模拟和开发,将为超算智能化提供并行计算的依据;而人脑与AI的结合,或许将颠覆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改变学习知识的效率。

陈世卿接受记者采访  具身智能也是未来产业的热门话题之一。智昌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学院院长甘中学在演讲中表示,具身智能不同于“人形计算机”,它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应该更趋近于人类。“具身智能对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依赖程度更高,但如果要模拟人的智能,就需要将大脑整个的神经部分、小脑、中枢神经、脑干进行连锁反应, 整个反映出来, 这才是真正的具身智能。”甘中学说。他认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是未来产业的新型劳动工具,既可以让人类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也可以带来发明创造力的持续增长。  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是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需要政产学研用各界群策群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文强表示:“我国推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聚焦细分赛道,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二是加快成果转化,优化产业生态体系;三是加大资本支撑,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四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典型案例推广。”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标准化与产业发展部部长甘斌,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安筱鹏等企业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吕卫锋,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谢小勇等专家、学者也在当天的活动上为未来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字 :、智能论坛量子信息脑机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