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多驱联动”助力农民群众增收
访问量:0419

习近平总书记23日下午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从今年一季度的发展来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7.6%,实际增长7.7%,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城镇。但总体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任务艰巨。无论是西部地区还是其他地区,都要结合实际,着力“多驱联动”,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亿万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产业拉动中促进农民群众增收。无论是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还是推动农民持续增收来说,产业发展都是“重头戏”。离开产业的支持与驱动,乡村振兴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农民增收致富就会失去根基和前提。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更加重视乡村产业发展,也结合实际纷纷发展起来了各种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但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后劲依然不足,无论是产业发展链条,还是从产业发展体量,或者是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方面,都存在先天的不足。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要从资金、人才与技术方面加大倾斜力度,要推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确保农民种粮能挣钱、多得利。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联农带农益农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在就业带动中促进农民群众增收。在农民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2022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41.96%,2023年,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42%以上。显然,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一支柱。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健全跨区域信息共享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机制,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各地区各部门要把促进农民就业放在优先位置,全力以赴促就业、稳就业、保就业。各地要推动发展就业容纳力强的县域富民产业,通过产业带动就业,为农民提供更多身边的工作机会。各地也要继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通过提升广大农民的就业技能,促进农民更好地就业。各地要注重政策引导,支持农民进行自我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持续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  在改革促动中促进农民群众增收。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任务更繁重,矛盾更复杂,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到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再到坚持守正创新等,各地区各部门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加农民的各项收益。各地区各部门要完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扎实搞好确权,稳步推进赋权,有序实现活权,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