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评:上好“劳动”这堂必修课,在知行合一中成长
访问量:99377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广大劳动群众与党同心、跟党奋斗,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用智慧和汗水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亲切关怀、殷殷嘱托,对于广大青少年树立用诚实劳动、努力奋斗来成就梦想的价值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勤天下无难事”,朴素的理念,需要在人生启蒙阶段就开始厚植。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广大青少年也从中领悟到“劳动最光荣”的深刻内涵。合肥市南门小学的孩子们在花间茶园采茶制茶,在研学游中体验形式多样的劳动活动;浙江大学把劳模工匠请进学校,让学生在“沉浸式”劳动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感受劳动创造价值的魅力;不久前,江苏徐州一家幼儿园发布的在园内搭锅台烧饭的视频走红,孩子们烙饼、灌香肠、卤肉,引发网友点赞:“多好啊,这就是我的培养目标!”寓教于乐、丰富体验的劳动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做中学、学中做”,从而激发出了他们参与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实现”——循循善诱的话语,已然成为青少年在成长时期听到最多的道理之一。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种植果蔬……在学校和家庭的良性互动下,许许多多的少年儿童们用劳动获取对世界的认知,这亦是劳动教育的生动落脚,但它的内涵延伸又绝非仅此而已。是教育,就需要有严谨规范的机制和系统,而不仅仅是靠引导或互动来达成,劳动教育亦有此番维度。劳动教育是必修课,如何把它从“一课”拓展到“一育”上来,需要现实破题。  劳动意识的树立和劳动技能的掌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仅靠特定节日或者节点的提醒。针对性地学会生活技能、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如今,在校园教育层面,劳动教育已经划出了明白无误的“硬指标”,包括具体到多少课时、学时的完成。大中小学都竭尽所能地开辟出宝贵的劳动教育空间,劳动教育的制度建设日臻完善,也在执行层面少了些“喊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的空转。  既有“知”,还要有“行”,这是劳动教育的一以贯之。“五一”国际劳动节之后,我们即将迎来“五四”青年节。从教育的时间轴上审视,青年群体很大程度上已经完成了知识体系的大致构架,正处于如何把“知”付诸于“行”的关键阶段。怎么做?有人给出了示范。湖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万步炎乐于带着他的学生走进海洋深处的实验室,让年轻人拿起锤子、扳手等跟着自己一起干活,共同研究深海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在劳动实践的锤炼下,学子们完成了从万步炎的“学生”到“同事”的转型,成为堪称优秀的青年劳动者。  上好“劳动”这堂必修课,在知行合一中成长。“神舟家族太空会师”成为新常态,试验时速超400公里CR450动车组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亚运赛场上体育健儿勇创佳绩……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在广大劳动者尤其是青少年心中激荡起“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的力量。时刻准备着,接过时代递交过来的接力棒,广大青少年正以生力军的姿态积极发挥劳动创造的作用,这也解释了中国为什么能活力不断。以劳动者之名,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