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评 在探源中华文明中涵养志气、骨气、底气
访问量:1352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指出,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不断增强和涵养做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努力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在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文化长河中涵养“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的中华文明之“志气”。中华文明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和深厚的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中华文明也一直“尚和合”“求大同”,追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一直在坚持“开门迎客”,而不是“闭门谢客”。近年来,国风、古风内容风靡网络,短视频上“极新对极旧”现象越来越常见,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也折射出当代青年人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新时代年轻干部应当发扬和继承民族志气,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弘扬和传播一切中国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应当认识到任何文化都不能与其他文化隔绝开来而“孤芳自赏”,任何文化都必须立足根本、与时俱进,必须善于批判性地借鉴和吸收更多优秀外来文化的精华,为继承、实现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发展创造条件,从而真正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在中华民族“筚路蓝缕”的奋斗史诗中涵养“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中华文明之“骨气”。近代以来,让中国告别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是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历史的洪流中,一代代仁人志士不渝奉行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信念,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奋斗史诗,一直都在真正意义上诠释着中华儿女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激荡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的民族骨气和奋斗精神。新时代年轻干部,应当讲骨气、重气节,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一身傲骨、刚强意志、不屈姿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时刻展现毅然决然的丹心与骨气,时刻挺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新时代年轻干部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凝聚一往无前、高歌行进的强大力量,高扬担当奉献的旗帜,奏响新时代的奋斗旋律,砥砺奋进、勇毅前行,迈向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光辉未来。  在中华民族“守正创新”的时代征程中涵养“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中华文明之“底气”。守正创新,顾名思义就是严守正道、开拓创新。守正创新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基因,正因为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理念和追求,中华民族才得以在历史前进中不断创造新繁荣,中华文明才能够永不衰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守正创新,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继承和变革的统一,是守正和创新的统一。新时代年轻干部应当主动在思想上“补钙壮骨”,吃下“定心丸”,在实践中墩苗锻炼,锻造“铁肩膀”,在拼搏中抛光打磨,练就“真本领”,在困难中负重前行,锤炼“强意志”。要在破立并举的棋局中不懈追求“妙手”,全面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高创新本领,同时,也应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行。要自觉锻造“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英勇气魄,勇于攻克“卡脖子”问题,敢于啃下发展中的“硬骨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自立自强、追求卓越,不断提升守正创新的底气,不断增强敢于斗争的血性担当。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新时代年轻干部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切实补好精神之“钙”、疏浚能力之“源”,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担当大任,青春中国其道大光,前途必定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