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传递发展信心 密集经贸交流活动让“中国经济见顶论”不攻自破
访问量:23267

央视网消息:近期,“中国经济见顶论”等新变种在西方舆论中滋生。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多家国际机构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和外商投资信心指数。美国财长耶伦、德国总理朔尔茨等政要密集访华,用行动传递对中国发展的信心,也让唱衰中国的新论调不攻自破。一起来看4月21日的《记者观察》。  德国总理朔尔茨顺利结束第二次访华之旅。朔尔茨明确表示反对“脱钩”,并用“最重要”“紧密”“双方都从中获益”等一些关键词形容两国经贸往来。

德国总理朔尔茨称:“我们也愿意对此展开讨论并展望未来,希望对话、互访和交流能够再次增加,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德国人能够前往中国。”  2023年,在德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德国对华投资却逆势上扬,再创历史新高。朔尔茨此次访华向中国传递出一个信号:经贸合作仍是中德关系的“压舱石”。

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执行董事马廷坤表示,中国的市场非常巨大不容错过,中国是德国企业正在并将继续投资的巨大目的地。他认为,德国以及德国企业不会与中国“脱钩”。中国企业正在各个领域发展得很好,而且变得越来越有创新力。

近期,不仅有外国经贸团密集访问中国,也有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走出去。4月14日到21日,中国贸促会应对口机构邀请,率企业家代表团出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代表团包括30多家中国企业代表近百人,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中国访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贸团组,签约了多项合作协议。

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孙晓称:“中澳企业不仅要在能源、矿产、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还要继续加强在新能源、数字科技、国际贸易方面的合作。”  澳中工商业委员会主席沈文称:“我认为中国经济将永远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经济的驱动力,中国是亚洲经济的驱动力。今年中国的发展非常积极,开年的数据非常积极。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新政策的制定显示出吸引力。”  无论是朔尔茨访华,还是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受邀出访,都是这些国家对中国经济投出的“信任票”。他们都看重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和合作潜力,这也让近期西方舆论中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不攻自破。  近期,西方舆论中,“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在经济领域又滋生出了“中国经济见顶论”“中国日渐边缘论”等新变种。专家认为,新变种与那些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其实是“旧瓶装新酒”。

山东财经大学校长洪俊杰称:“中国有一句话叫事实胜于雄辩。从数字上来看,今年一季度我们达到了5.3%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这个增长率高于市场上很多机构的预测。中国未来新的增长点还是很多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数字经济等,这块的潜能会很快地显现出来。”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称:“我觉得这种言论后面是有一些舆论和媒体戴着惯有的有色眼镜在看中国。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复杂的甚至是长期的转型升级和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无论是今后的政策导向,还是实实在在的资源投入,仍然是把发展放在首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