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的螃蟹丨谁是湖南“产粮一哥”
访问量:095

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期间专程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走进水稻田边,察看秧苗培育和土地翻耕情况,详细询问春耕备耕等情况。  在湖南考察粮食生产,既是重视也有期待。  我们常说湖南是“鱼米之乡”,但这块招牌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有多大,或许很多人并不清楚。  5月1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迎春介绍,湖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间断调出稻谷的两个省份之一。  此前的3月26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湖南的水稻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2023年,湖南粮食总产613.6亿斤,较2022年增产10亿斤,连续四年站在600亿斤台阶以上。

湖南“丰”景如画。  湖南是全国水稻产量“第一省”,那么,全省14个市州中,谁是产粮“第一市”,谁又是产粮“第一县”?  对于产粮“第一市”,坊间有过诸多猜测,有人说是岳阳,也有人认为是衡阳,还有人提到了永州。  据《湖南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常德市蝉联湖南产粮“第一市”至少超过10年,产量常年稳定在370万吨左右。  2023年,常德市粮食总产量达382.76万吨。  常德常年居榜首,其实并非没有道理。  因为从“地利”来看,常德的耕地保有量为750多万亩,9个县市区中,有8个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7个是国家粮食大县。

常德市安乡县深柳镇蹇家渡村晒谷场。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坐湖南产粮大市“第二把交椅”的是地处山区的邵阳市,而原本这一位置属于衡阳市。  “交棒”发生在2020年,当年邵阳市粮食总产量为324万吨,衡阳市为317.54万吨,邵阳超过衡阳。  此后3年,邵阳有稳坐“二当家”位子之势,2023年邵阳市粮食总产量为336.1万吨。  而衡阳市2023年粮食总产量为314.5万吨,居全省第三。  此前,邵阳粮食产量低于衡阳,或许是因为过去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亩产相对较低,农民从土地里的收益捉襟见肘等原因。  这也间接催生了闻名天下的邵商。

湖南省新邵县的美丽田园。  进入新时代,湖南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速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完善水利设施,让地处衡邵干旱走廊上的许多低产耕地有了进步的空间。  同时,随着大力整治农田抛荒,推进粮食扩面增产,全省各地粮食产量都在创新高,但相比之下,邵阳的上升幅度明显更大。  2020年邵阳市完成逆袭后,逐渐坐稳了全省产粮的“第二把交椅”。

育秧大棚。  不出意外,产粮“第一县”出在产粮“第一市”。  湖南产粮“第一县”是常德市桃源县,且至少近5年,桃源县都稳居湖南产粮“第一县”的“宝座”。  这个结果,也许会让很多人觉得“没想到”。  虽然从空间布局来看,桃源县距离洞庭湖有点距离,已经到了武陵山下,属于过渡带平原地区,但沅水穿身而过,为其灌溉提供了充足水源。  此外,桃源是常德面积最大的县。  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近日向记者提供了一份近5年来湖南产粮五强县的名单。

近年来,宁乡的经济发展颇为亮眼,作为工业强县,能够取得全省产粮大县第二名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或许得益于当地对“国之大者”的笃定,对粮食安全的重视。  “重头戏”仍然在常德,不仅全省前五强中占了3席,鼎城区和汉寿县的爬升势头也十分抢眼。

2024年3月19日,在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村民驾驶农机翻耕田地。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鼎城区,近几年的跃升势头很猛。  如果大家对鼎城区的“猛”感觉不明显,那么我们不妨再看看2018年的产粮数据:  桃源县75.39万吨,宁乡市67.87万吨,湘潭县62.6万吨,衡南县62.05万吨,衡阳县62.82万吨,鼎城区61.88万吨。  2018年时,鼎城区还没能进前五。  那么,鼎城是如何逆袭的呢?湖南省农机事务中心向记者提供的一份数据中,或许有答案。  湖南的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截至2023年,鼎城区的水稻耕种收各环节的农机保有量排名全省第一,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了90.33%。  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排名全省前三的分别是,屈原管理区96.13%,大通湖区95.64%,南县91.47%。  但,屈原管理区的水稻总面积为17.44万亩,大通湖区为21.58万亩,南县为54.84万亩。  而鼎城区的水稻面积超过了三地总和。  机械化率越高,也说明高标准农田占有率越高。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诚不欺我。

2022年10月20日,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农民整理运输车上的稻谷。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中国人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已无须多言。  我们在为湖南擦亮“鱼米之乡”名片感到自豪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湖南为之付出的巨大努力。  因为,湖南是以占全国3%左右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6%左右的粮食,一直在努力让“中国人饭碗”里盛更多的“湖南粮”。  这其中,有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持续多年的大力投入,有对良种、良机、良法的推广应用,有农业科技的赋能,有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科学家孜孜不倦的努力,当然,还有众多农民朋友辛勤的汗水。  看完对湖南产粮“第一市”、“第一县”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农业生产力突飞猛进,为粮食生产带来的增量有目共睹。  但我们仍要看到的是,粮食需要从泥土中长出来,耕地才是最关键的生产要素。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全省产粮“第一市”常德,是湖南耕地面积最多的市;全省产粮“第一县”桃源,是湖南耕地面积最多的县。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保护好耕地并非没有破解之法。比如,宁乡作为近年来湖南县域经济的一抹亮色,粮食产量却仍能稳居“第二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近年来,宁乡市耕地恢复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三年来耕地面积净增2.2万亩。  时至今日,对耕地的保护,已不仅仅是整治抛荒的问题,工业用地挤占、重金属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都必须警惕。  持续擦亮“鱼米之乡”名片,其实并非易事。  因为,如果耕地红线被突破,耕地保有量不足,即便再来一个袁隆平,恐怕也会无能为力。

关键字 :、常德市湖南省粮食总产量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