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上海故事|扎劲!每天凌晨5点半,魔都街头上演自行车版“速度与激情”
访问量:05827

图说:ken在上海街头骑行 采访对象提供  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毕业后当过模特、广告人、摄影师,被上海的商业氛围吸引,来魔都创业开摄影工作室,还在这里迷上骑行,组建起5500余人的骑行俱乐部。骑友来自五洲四海,每天凌晨5点半,他们在魔都空旷的街道上上演自行车版“速度与激情”……把日子过得这么“扎劲”的正是沪上知名骑行社团的创始人Ken。  来黄浦江边 当斜杠青年   Ken有一张标准的华人面孔,和一副常年运动塑造的好身材。刚毕业时,他选择当模特,常常出差,也因此结识了不少中国朋友。“我眼看着他们的事业越做越好,就觉得中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再不来的话可能会错过。”一番考虑后,Ken在2006年搬来上海创业,开了一间摄影工作室,他说,上海良好的商业氛围吸引了他。  初入魔都,一切从零开始。Ken像打通关游戏一样,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又一个小目标,在他的努力下,摄影工作室逐步走上正轨,但重复而又雷同的商业拍摄让他感觉陷入了创作瓶颈。“停下来,先不拍了。”2015年起,Ken为摄影工作按下了三年暂停键,也是在那一年他“入坑”了骑行——踩上脚踏板,飞驰向前,才发现路上有那么多漂亮的风景,心情渐渐变得平和,许多灵感也随之涌入脑海。

彼时,骑行在上海是一项新潮运动,各类社群自由地生长,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队伍配速不统一,有的骑手甚至无视交规横冲直撞……“骑行应该是一项快乐且有序的运动。”抱着这样的想法,Ken在2017年创建了RNCC骑行俱乐部,并制定了相应的规范:群里会分享第二天的路线、天气情况、空气质量等信息,每次骑行限定配速,安排有经验的骑手领骑……  凌晨5点半,城市还未完全苏醒,骑手们已经在街道上破风前行。沿着苏州河追着日出一路骑行到外滩,这是Ken最喜欢的线路之一,5点半,也是俱乐部精心选择的时间,既能避免夜骑视线不清的风险,也不必顾虑加班、应酬打乱训练节奏。这些年,Ken一直保持着晚上10点睡觉,凌晨4点起床的习惯。他说,早起骑行让他感到可掌控的时间被拉长了。

交四海朋友 看中国风景  七年间,RNCC已经从最初的20人迷你小团,变成了拥有5500多名骑行爱好者的庞大社群,其中,一半是在上海工作生活的“老外”。“RNCC就像大家在海外的家。”Ken说。   五湖四海的骑友们在车轮上探索中国,江苏、浙江、云南、新疆、西藏……都曾留下过他们破风疾行的身影。让Ken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叫Pong的骑友,62岁那年他迷上骑行,加入RNCC,可方向感实在堪忧,在上海市区两三公里的短途骑行也常常迷路。没想到,老先生坚持骑行半年后,热血不减,远赴台湾省,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三次500多公里的超长途骑行挑战。Ken说,这就是骑行的魅力,一旦爱上,就会成为一种终身相伴的生活方式。

图说:骑友们在西藏骑行  “在大自然里骑行,看着大山大河,会觉得人很渺小,心情也自然变得开阔了”,这是Ken爱上骑行的理由之一,他的骑行社团也为不少人带去治愈。来自英国的Phil Blakeman是最早一批加入RNCC的骑友,彼时他正处于人生低谷期,一次偶然,他看到了Ken在骑行途中拍摄的好山好水,顿觉解压,从此爱上了踩着自行车看中国。在一趟西藏之行后,看着大气磅礴的高山草甸,他说,感觉自己获得了一次新生。

三年前,Ken的骑行小店开张了,与其说这是一个店铺,不如说这是一间充满回忆的骑行文化铺。这里售卖骑行周边、为骑友定制、保养自行车,也陈列了RNCC一路走来的回忆:各式各样的骑行相片被打印张贴在墙上;见证了经历与荣耀的奖杯奖牌也被醒目地挂在店内;店门口的墙上挂着一辆被称为“叔叔”的古旧自行车,那是已故高龄骑手留下的纪念品;Ken改装的“宝宝巴士”也停在店门口,他常常骑着这辆车送两个儿子上学……

图说:RNCC骑行店铺 陆佳慧 摄

图说:店门口的墙上挂着古旧的“叔叔”自行车  来沪18年,Ken见证着骑行文化在中国的高速发展:俱乐部里的中国面孔已经从最初的百分之二三十增长到了近一半,上海的骑行道也日益完善。他也期待,未来,上海能打通更多骑行断点,减少机非混行的状态,让骑行环境变得越来越友好。  新民晚报记者 陆佳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