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不该是网红的数字韭菜,被作伪视频欺骗的网友就是受害人!
访问量:907

​​4月12日,一度沸沸扬扬的“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一事迎来最终处理结果,根据警方调查定性,这段曾经流量爆表的短视频其实是某网红及其团队自导自演的“杰作”,视频中的所有要素几乎都是作伪。

基于上述事实,“捡作业”的网红和“帮侄子找作业”的所谓“舅舅”喜提货真价实的行政处罚,而网红所在的公司和负责编写剧本的编剧也一并被罚。对于这一处理结果,有的网友认为大快人心,但也有网友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无伤大雅的网络玩笑”,所谓的造假视频并无受害人,“警方根本不必浪费精力去调查处罚”。

作为一个屡屡见识,甚至多次亲历网络造谣攻击的老网民,从我的朴素价值观出发,我认为这次作伪的网红及其团队确实该罚。原因很简单:如果有人公然撒谎,被揭穿后还一笑而过、全身而退,这会传递怎样的社会价值观?更不必说,现如今各类按剧本排演、却根本不注明是表演的所谓短视频早已屡见不鲜,因此上当受骗的网友也不少。如今有这么一个引发公众热议且做实造假实锤的案例,如果都不处罚,那对其他造假的互联网网红会带来怎样的“示范效应”?

在这次的“巴黎丢作业假视频”事件中,或许不曾有任何人因此损失金钱,或是蒙受任何物理意义上的损害。但无可否认的是,随着这段视频的爆红以及流量的涌入,这一事件本身已经成为公共事件,其后续发展就成了网络公共秩序的一部分,让众多普通网民投入真实的关注和情感去关注及互动。而一朝被戳穿是撒谎造假,这当然伤害了上述普通网友的真挚情感,更是直接冲击了网络公共秩序。

或许有人认为,那些为这类假视频投入真情实感的普通网民是“智商不足”“活该被骗”“人家从头到尾没有主动骗你”,甚至以此为造假的网红门开脱洗白。在我看来,这类言论与“受害者有罪论”没啥区别。

事实上,更多为博取流量而造假的短视频或互联网言论可不像“巴黎丢作业”这般“人畜无害”,在这些弄虚作伪的网络谣言中,轻者损失金钱、浪费时间,重者陷入抑郁,甚至妻离子散,更有无辜者赔上性命的案例。令人唏嘘的是,这些真正的受害者或许根本没有发声的机会,就被新的流量事件无情淹没。

让此类网络谎言层出不穷的根源,与其说是部分网友因知识结构和判断力不足而“好哄好骗”,倒不如说是某些互联网从业者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把挑动公众情绪、博取网友眼球作为主业,以“带节奏”“拉仇恨”而沾沾自喜。

到头来,这些互联网从业者不再把普通网友视为活生生的个人,而仅仅是可供他们随意收割的“数据韭菜”,可供他们攫取暴利的“流量干电池”,可供他们随意牺牲的“网络耗材”,而他们也在追逐流量的过程中丧失了基本的人性。

我也真诚希望,对此次“假视频”当事人的处罚,能够对上述互联网从业者有所震慑和警醒,毕竟,只有当我们坚持何以为真、何以为善时,我们才能清醒地看到,我们与恶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