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不良资产数量减少、质量下降,AMC机构困局中突围
访问量:01639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边万莉北京报道

近日,银登中心披露的《2024 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报告显示,2024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挂牌65单,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规模为158.6亿元,成交量为148.3亿元,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在我国经济复苏波折的背景下,不良资产规模持续增加,尤其通过银登中心成交的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规模持续攀升,银行业不良资产规模以及仍将处于高位。然而,商业银行处置自身不良资产能力提升,对外转让不良贷款减少,留给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空间下降。加之,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增加、利润空间下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不良资产行业竞争更为激烈,AMC急需在困局中突围。

银行对外转让不良资产规模缩减,AIC 追赶AMC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2万亿元,较上季末基本持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9%,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受宏观经济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预计仍处于高位。

尽管不良资产总体规模增加,但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外转让规模在缩小。特别是监管趋严形势下,商业银行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2023年前三季度,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1.9万亿元。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投资发展报告》表示,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不良贷款的主要供给方,近年来不断提升自身处置不良资产的能力,加强内部核销和自主清收,将质量相对较高的不良贷款交由旗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处置。

目前,国内共有5家金融AIC,分别是国有五大行旗下的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和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AIC净利润正在赶超AMC。年报数据显示,去年5家金融AIC合计实现净利润181.65亿元,同比增长24%。拉长时间来看,自2017年成立以来,5家金融AIC业绩在不同年份虽有波动但整体增长迅猛,合计净利润从2018年末的11.47亿元增长至2023年末的181.65亿元,增长了近15倍。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部门副总监魏洋向记者表示,银行系AIC快速发展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两个:一是近年来供给侧改革及实体经济降杠杆为银行系AIC提供了充足的市场化债转股业务支持;二是作为银行体系内公司,能够快速对接大量有降杠杆需求的国有企业客户资源。

对比四大AMC披露的数据,其净利润大多是处于下降状态,且已掉至两位数,甚至出现亏损。

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主任张志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于AMC,AIC的主要优势:一是作为商业银行子公司,能够借助母行在信息获取、资源耦合、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而AMC作为独立机构,与原商业银行是兄弟企业的关系,不容易得到银行的支持。二是AIC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主要是债转股,不需要企业有现金的支出,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杠杆率;而AMC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主要是催收或转让出售,最终还需要企业还款,不会降低企业杠杆率。三是AIC的主要处置方式是债转股,转股后的收益主要是看估值,AIC公司的现金流入较少,债转股业务风险较高,对母行资本占用形成一定压力。另外,AIC是新设公司,没有历史负担和包袱,容易轻装上阵。而AMC是老公司,机构遍布全国,历史人员负担比较重,转型比较难。”

据浙商资产的统计数据,2018年,银行转让给持牌AMC的债券规模为4625亿元,而2022年仅为4008亿元。报告认为,大型商业银行自身处置不良资产能力更强,持续加大清收、处置不良资产的力度,对外转让规模下降更为明显。例如,

建设银行、在2021年、2022年、2023年通过批量转让给外部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贷款本金分别是59.85亿元、30.52 亿元、35.68亿元。

随着商业银行自身处置能力和意愿增强,AMC收购的不良资产数量有所减少、质量有所下降。值得一提的是,非银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规模仍在增加,非金融企业不良资产业务机会较多。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24.59万亿元,同比上涨8.1%。部分实体企业经营发力,重组重整需求增加。盘活增值实物资产,危机企业纾困,剥离处置‘两非’、‘两资’等业务市场空间广阔。”

整体来看,当前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增加。报告认为,不良资产供给呈现逆周期性,经济增速放缓,不良资产率提升,而资产增值往往在经济发展较好时得以实现。随着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行业规模增速受限。目前急需处理的存量资产问题的复杂程度高,估值定价难,业务风险大,其背后利益纠葛盘根错节,处置周期较长,处置难度较高。

利润空间降低,AMC业务转型迫在眉睫

在不良资产持续增加、银行对外转让不良资产包规模下降、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加大的行业背景下,不良资产行业竞争更为激烈。从经营的角度看,当前AMC还面临着利润空间下降、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固化、盈利能力下降等困局。

对外转让给持牌AMC债券规模下降的同时,银行的定价及组合包策略更为成熟,留给下游方的利润空间将持续降低。在下行周期,存量资产价格走低的情况,规模缩水,呈现“收购难”和“处置难”两重难题。优质资产稀缺和同业竞争力及导致近年来资产包收购价格整体走高。

从处置手段看,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AMC多以传统处置方式处理不良资产,通过协议转让或市场竞价方式获得不良资产,再以合适方式进行运作处置,由于不良资产行业在收购处置方面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流程,在收购转让、自行处置、委托清收等方面都建立行之有效的体系,上游出让方、下游收购方各司其职,行业主体普遍在处置模式上达成共识并遵循规则,处置惯性难以在短期内突破。“在当前情况下,实体企业与金融企业改革与风险化解任务繁重,仅靠传统处置模式已不能满足复杂现实情况的需求。另外,银行转让不良贷款规模减少,AMC从一级市场获得的不良资产数量在减少,质量在下降。”报告表示,不论是从不良资产市场供给端来看,还是从处置不良资产的现实需求来看,AMC都迫切需要实现传统熟悉的收购处置模式转型升级,深入参与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市场活动,提升处置效率。

报告提出,AMC在处置手段方面,需要在传统的拍卖、租赁、转让、置换、重组等方式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引入金融新手段,通过提供多样化证券化产品、发行高收益债券或信托产品等方式,实现处置手段升级,提高不良资产行业的整体处置效率。

此前,AMC以“粗放式”模式发展,除不良资产主业外,还发展了金控业务、股权投资业务、房地产投资业务等。这些业务消耗大,占用大量资本,短期内难以快速处置。在监管提出要求后,AMC虽然回归主业趋势在加强,但是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AMC业务转型迫在眉睫。“新形势下,AMC转型发展的最重要方向就是回归不良资产处置主责主业,做好金融系统的‘清道夫’,实现AMC的功能性和盈利性的有机结合。”张志前表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领域面临房地产、地方债务和中小金融机构等诸多风险,这为AMC提供了良好的历史转型发展机遇。AMC应积极参与房企纾困、破产重整等业务,重视不良资产底层价值挖掘。价值创造能力将是不良资产行业主体的核心能力,AMC可综合运用“金融+产业”“债权+股权”等工具箱,重新配置各类要素资源实现价值增值与重塑。AMC可加快推动投行化运作处置模式实践,积极探索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投行化业务,创新化、综合化发展不良资产处置手段,提升资产处置效率、创造价值增量,实现行业转型升级。

VIP课程推荐、加载中...、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24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