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探寻夏都 这里有诸多“中国之最”
访问量:253

央广网洛阳5月17日消息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有多精致?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是如何布局的?5月15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物探源集中采访团队在河南省洛阳市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找到了答案。  夏朝,是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第一个王朝,其建立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石。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市偃师区,是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认定的夏代都城遗址,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经过60余年发掘,相继发现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紫禁城等十项“中国之最”。

网格纹铜鼎  穿越时空 听文物讲夏朝故事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有夏代文物1000余件,乳钉纹铜爵、网格纹铜鼎等都是游客前来打卡的“网红”文物。  “这是乳钉纹铜爵,于1975年在二里头遗址出土,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爵,被誉为‘中华第一爵’。”该博物馆讲解员孙晨娇告诉记者,这件爵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复合范技术,标志着二里头都邑的青铜制造技术从以往只能制造小型器物,发展至可以制造出更为复杂、精美的空腔式青铜容器。  除青铜器外,二里头遗址还发掘出土了不少绿松石器,形成了中国绿松石工艺史上的一个高峰,对研究“华夏第一王朝”礼制和王权特征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在该博物馆,孙晨娇向记者介绍了另一件国宝级别的文物。“这件叫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的文物上一共有508片绿松石片,一片片镶嵌在青铜底座上,每片大小0.2到0.9厘米,厚度只有0.1厘米,3000多年了,没有一片松动脱落,证明夏朝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镶嵌工艺,镶嵌后的牢固程度秒杀了我们现在市面上的所有胶水。”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由2000多片绿松石片组成的绿松石龙形器是该博物馆的“超级国宝”,龙身呈波浪状,工艺高超,被誉为“华夏第一龙”。据了解,绿松石龙形器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罕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绿松石龙形器  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据孙晨娇介绍,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有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多条道路,纵横交错,呈现多网格式布局,不仅有通行功能,还有规划功能。祭祀区、宫殿区和官营作坊区在中路,宫殿区处在核心位置。  据了解,自2021年以来,考古人员在二里头遗址陆续发掘了多处城市道路和道路两侧夯土墙,并发现宫城西侧道路夯土墙向北延伸200余米,据此推测已知的作坊区、宫殿区、祭祀区以西至少各存在一个分区。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二里头遗址遗迹平面图  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从延续性来讲,二里头文化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是中国王朝时代的开端。同时,二里头都邑是中国第一个严格规划区域的城市,它用道路将城市分成了不同的网格,这是二里头文化创造性的体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副主任赵腾宇说。  赵腾宇表示,在统一性方面,二里头文化是一个融合了当时不同地域文化的共同体,具有王朝都城的特性;在包容性方面,二里头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先进的成果,使自身能发挥出更大的引领作用;在和平性方面,在参观二里头遗址时可以发现,二里头都邑至今尚未发现防御设施,二里头文化不是靠武力将自己的先进理念传播到其他地区,而是通过文化软实力去实现文化的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