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逛的博物馆如何保持“年轻力”
访问量:8077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袁思蕾 唐炎林 王义正 长沙报道  博物馆里,年轻人的密度正越来越高。  近年来,“博物馆热”席卷全国各地,尤其是年轻人对博物馆、文物、考古及其背后所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追捧,形成了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博物馆热”为文旅打开了新窗口。  随着年轻群体喜欢“特种兵式旅游”,“旅行+刷博物馆”受到青睐,我们就来说说“博物馆热”下的观察与思考。  爱逛博物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去任何一个城市,首先去转一圈博物馆!”  当下,对于不少年轻人而言,这不仅仅是“流行语”,更是脚下的行动。有的年轻人甚至“为博物馆而奔赴一座城”。

湖南博物院内等待寄存行李的年轻观众排起了长龙。  博物馆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似乎越来越强烈。  2023年,中国青年报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发起关于参观博物馆体验的问卷调查,共收回来自全国近300所高校的有效问卷7227份。  调查结果显示,近95%的受访大学生去过博物馆参观,近80%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喜爱观看与博物馆相关的视频。  而抖音发布的《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显示,文博内容借短视频走向了更多年轻受众,喜欢看博物馆相关视频的00后占00后群体比例,相较其他年龄层占比更大。  “在博物馆里看到、体验到的,比从书本上看到的、了解到的更直观,那种现场感、互动感更强。而且,博物馆是一个公共空间,我们可以在休闲的同时获取知识。”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研一学生廖同学和熊同学告诉记者,她们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专业学习的需要,常逛博物馆。博物馆,可以说是她们的另一所“学校”。  近些年,由湖南博物院开发打造的“湖湘典藏BOX”系列教育活动,带来了全新的观展体验,尤其吸引了年轻人热情参与。  “整个过程大概两个小时,意犹未尽!”社交平台上,网友“喻子酱”分享了自己参加该系列活动之实景解谜游戏《马王堆·符文之谜》的感受。  通过参与游戏,她了解了马王堆汉墓背后众多的历史故事,并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生活方式,“边看展,边从文物身上寻找线索,一环扣一环,这真是观展和剧本杀的完美结合!”

孩子们跟随家长走进博物馆,开启对人类文明的新认知。  除了大学生,在博物馆的年轻观众中,还有一部分是年龄更小的孩子。他们往往跟随家长走进博物馆,开启对人类文明的新认知。  “我所信任的学习环境,第一是学校,第二就是博物馆。”湖南博物院院长段晓明既是一名文博行业从业者,也是一位家长。  在段晓明看来,在中国,公众对博物馆承担教育职能的信任度和认同感正在逐步增强,“学校可能重在‘教’,而博物馆则侧重于对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升,包括美学、文化交流、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育”。  年轻人为什么爱逛博物馆  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成长起来的这代年轻人,深受社交媒体的影响,可以说,年轻人的“博物馆热”是从线上蔓延至线下的。

社交媒体的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博物馆热”。  中南大学学生陈千惠,平常爱在社交平台上了解、获取信息,看到有意思的活动、展览、演出信息,总会邀朋友一起去打卡体验一番,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  有时候,在博物馆中碰到很有意思的展览,她会把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自己的感受,以图文形式分享到社交平台上。  这代表了当下一大部分博物馆年轻观众的体验和自发传播过程。即,线上获取信息,线下实地打卡、社交,再上线分享、交流,再次获得新信息。  如此循环扩散,更多的年轻人被吸引到博物馆。  这就是年轻人喜爱的“看展式社交”。

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正在走进大大小小的博物馆。  年轻人为何爱逛博物馆?近两年,媒体的报道分析很多,记者梳理了一下,主要原因包括:  逛博物馆“物美价廉”,我国90%以上的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开放;  花半天时间就可了解“极简城市史”,适合“特种兵式”打卡;  博物馆的文物比较吸引人,科技感和文化氛围比较浓厚;  文创、互动活动丰富,比如网友点赞马王堆特色展览,超级大印章比脸还要大;  博物馆基本都在室内,不受天气影响。比如前不久的五一假期,湖南各大博物馆客流同比增长29%,或许就与当时天气状况不无关系。  更重要的是,年轻人热衷于逛博物馆,折射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他们对古人和古代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华民族从哪里来、中华文明的起源等怀有旺盛的求知欲。  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和博物馆产生了“共鸣”。  比如陕西人李湛,从小就爱逛博物馆,这份喜爱伴随他成长,影响了他的大学专业选择和就业。他已经在博物馆行业工作了十年,目前也是上海大学博物馆学博士研究生。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进入博物馆行业。”李湛告诉记者。  这些博物馆里的年轻人,将新鲜的、多元的、有时代感的“风”带进博物馆,实质性推动了博物馆的年轻态。这也是博物馆越来越吸引年轻观众的一个重要原因。  博物馆如何保持“年轻力”  博物馆的由来历史久远,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可追溯至公元前三世纪的“缪斯神庙”,但博物馆第一次面向公众开放还是两百多年前的事。  而在中国,逛博物馆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不过是数十年间发生的事。  因此,在面对“Z世代”受众,互联网传播、科技与文化融合、以国潮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热潮等一系列叠加语境下,博物馆“热”如何“保温”、博物馆如何从吸引年轻人的“流量窗口”变成深度影响年轻人的“能量端口”、如何在保存“老味道”的同时拥有“年轻力”?  这一系列问题,正愈发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博物馆中,古老文物正借由现当代艺术的转译和表达,开启千年回响。  对此,有一种观点认为,博物馆需要从“吸引”到“对话”,从“吸睛”到“走心”。  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看来,博物馆的策展正呈现两点变化。  内容生产上,从以“实体文物”为主体过渡到以“文物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主体”。不仅展示文物,更倾向于讲好文物和文物背后的故事。  语言建构上,从向大众的单向“传播文化”到与大众“共享文化”。很多博物馆使用文化+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场景,激发年轻人对于文物和历史文化的兴趣。  也有专家指出,博物馆应保持定力,而非只重视“热度”“人气”“轰动效应”。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史吉祥表示,博物馆创新文旅融合形式值得肯定,但无论是AR、VR等数字化手段,还是拍照打卡的“高颜值”展区,抑或“剧本游”“夜宿博物馆”等活动,种种创意策划要为展览的内容服务,不应“喧宾夺主”。  “有些技术手段如果只停留在刺激眼球上,对于人们理解展品的历史背景并没有太多的帮助,这样的数字产品就会流于形式。”史吉祥说。  “现在,博物馆越来越包容与开放。随着博物馆社会功能增多,从业者一定要注意坚守最核心的、最本质的三个功能:收藏和保护、研究和阐释、教育和传播。”前几天在湖南博物院举办的“21世纪国际博物馆学基础书系”发布会上,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上海大学教授安来顺如是说。  而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正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海报。多种鲜明色彩展现博物馆标志性字母“M”,象征着博物馆向世界传授的多元化知识谱系;抽象的构图则是一种视觉上的隐喻,意为博物馆贮藏着浩繁信息,等待人们的探索和分享。  因为博物馆所承载的使命是,研究文化遗产与人之间的联系,发掘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和审美价值,同时展现文化遗产的社会、精神、时代价值,从而让人们产生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一脉相承,未曾断绝。  那些曾深藏皇家宫殿、地宫中的稀世珍宝,垒土之下的城池街巷,流传至今的书籍字画、生活家什……都曾由勤劳、智慧的华夏祖先所创造,代表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勤劳、传承与延续、荣耀与苦难。  博物馆,是今天的我们了解中华民族昨天的“时空隧道”,是激活我们血脉基因中某些共同因子的“文化密钥”,是凝聚和团结我们的“历史磁场”。  博物馆之所以热起来,越来越有“年轻力”,固然离不开模式创新、技术赋能,但文物和文化仍然是其根本所在。  因为具有历史生命力的,只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