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背不该是老年人的“标配”
访问量:50752

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  “年纪大了,耳背,很正常嘛。”  类似的话,似乎常能听到。但,这不正常!  在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听力健康的今天,我们却忽视了一个最容易遭受听力损失困扰的群体——老年人。  听觉器官随着年龄增大出现功能衰退,导致听力下降,这是一个自然现象。但如果听之任之,不当回事,不做干预,对老年人的伤害很大。  “要让老人认识到,听力损失对自己是有影响的,应及时干预,不是上了年纪就应该耳背!”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临床听力中心主任冀飞呼吁——  老年听力损失面临多重风险  冀飞曾在身边做过一次小调查,调查对象是他的父亲和3位伯父,年龄均超过65岁。结果发现,4人中听力损失患病率100%,重度以上听力损失患病率75%。  “患病率很高。”他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亿,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如果根据我家的比例计算,全国老年听力损失的绝对数会有多大?!”  老年听力损失,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耳科疾病、遗传因素、噪声性损伤、耳毒性药物以及代谢性疾病和不良生活等因素导致的听觉功能下降的总称。其中,以年龄增长带来的听力下降最为常见。  诚然,冀飞家的情况可以让人真切感到问题的严重,但目前尚没有能够全面反映老年听力损失现状的大规模调查数据。“无论是诊断数据,还是筛查数据,老年听力损失的大样本数据都比较匮乏。”冀飞说。  是的,对于一个“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现象,还会有多少人去特别关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老年听力损失的忽视。“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很多人认为年纪增长,听力下降,是挺正常的一件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防聋办公室主任、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研究员王硕说。  我国《老年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专家共识》指出,老年听力损失可以引起言语交流能力下降、情感和社会交流能力下降、认知能力下降、避险能力下降等问题,需要全社会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开展早期干预。  “对于老年人而言,听不清、听不见别人讲话,会面临多重风险。”曾参与《共识》编写工作的冀飞告诉记者,老年人出现听力损失和言语识别能力下降,会导致其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久之可能造成多虑、猜疑和自卑,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精神问题以及社会隔离现象。  《共识》指出,研究发现,24%的老年听力损失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或精神异常,同时40%伴有耳鸣、20%伴有平衡障碍。随着听力损失加重,接受和处理外界信息的能力减弱,还会导致老年人老化加速、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而且,阿尔兹海默病在伴有轻、中、重度听力损失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分别是听力正常老年人的2倍、3倍和5倍。  “到底是听力损失导致的认知障碍,还是认知障碍会加重听力损失?目前还有待研究。如果干预了听力损失,能不能减缓或者预防认知障碍?这也需要我们重视。”冀飞坦言。  把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找出来  年龄增大,听觉器官出现功能衰退,或许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做的是,及时发现,及时干预。王硕强调,出现听力损失时,积极干预可延缓听觉功能退化。  冀飞对其所在医院门诊数据做过统计,他发现一个现象:随着年龄增长,老年听力损失患病率会增高,言语识别等功能性障碍会增强,但来医院就诊的大多是60多岁的老人,70岁以上老人受听力损失影响更大,反而很少见到。  “他们可能是怕麻烦,或是行动不便等,不愿意到医院,因此没有出现在医疗机构的视野中。这提示我们,有必要把另外一部分需要帮助的人群筛查出来,给他们提供帮助。”冀飞说,既然老人不愿意到医院来,那就主动去找他们,“将听力筛查工作下沉到基层”。  目前,耳科筛查并非常规体检项目,不利于老年听力损失患者早发现。因此,需要更便捷的方法。  “筛查工作不能仅靠线下一对一的工作,要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建立线上健康数据库进行管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组长韩德民多年前便提出建议。  近年来,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龙岗区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SSV银发科技实验室合作,探索社区筛—诊—治干预模式,并已在当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完成3000人的听力检测试点。这个干预模式的核心,是一套数字化解决方案——由银发听力健康小程序、助听算法、远程听力服务平台等组成。  “传统的听力筛查,要在医院密闭的标准测听室进行,且须由经过数月培训的工作人员操作,一次测试需20多分钟,可能会挑战老人的耐心。而借助数字化工具,工作人员在培训后即可在社区服务中心、康复中心、养老驿站或相对安静的环境开展筛查,让原本只能在医院开展的服务延伸到医院外。”冀飞说。  据悉,SSV银发科技实验室、会议天籁实验室与相关部门联合研发。其中的银发听力健康小程序,经过中国计量院的校准测试,成为国内首款完成校准、听力计对比测试且通过的数字测听产品,可在社区、乡村开展大规模的听力筛查。  “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安静的房间里,通过平板电脑、耳机和小程序的筛查工具包,工作人员就可以为老年人进行一次高质量的听力筛查。”SSV银发科技实验室负责人窦瑞刚介绍,2023年,全国共有8万多名老人通过银发听力健康小程序进行听力检测。其中有2万人平均年龄70岁,听力损失占比高达78%。  筛查,还有另一层意义。  “通过更大范围的筛查,可以得到更多科学性的数据和结论,无论是做研究和科普,还是给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都非常有必要。”冀飞说。  提高听力康复服务的可获取性  筛查,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减少听力损失给老年人造成的伤害。“发现问题后,还要解决问题。”冀飞说,对于每一个接受检查的个体而言,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查出听力损失后应该怎么做。  老年人听觉康复和干预方式主要包括助听器、人工耳蜗、助听辅具、聆听技巧、听觉训练等。近年来,听力辅具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许多新技术被应用到听力辅具产品中。  王硕建议,有一定程度的听力下降,但还有残余听力的老年人,应尽早佩戴助听器。“助听器可以保护残余听力,延缓听力下降的速度,越早佩戴越好。如果长时间处于听不到声音的状态,缺乏声音的刺激,会出现大脑听觉中枢处理声音信息的能力退化,此时佩戴助听器的效果不如早期。”  “听力干预的时间应提前,在听力变化早期进行干预。”冀飞指出,研究表明,使用助听器等听力干预手段,可降低有听力损失的老年人罹患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不过,我国老年人听力辅具产品使用率较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2022年发布报告称,中国仅有5%至10%的中、重度听障老年人使用助听器。冀飞说,佩戴助听器需要专业的验配服务,但受到软硬件的局限,这些服务不容易获取,导致老人觉得助听器效果不好,不愿意使用。  要让老年人愿意接受听力干预,就必须提高听力康复服务的可获取性。  “即便非常昂贵的助听器给到老人,如果不经过专业的调试、不匹配老人的听力损失情况,依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冀飞说,这样的价格以及效果,让许多老年人望而却步。听力健康专业人才的缺乏,也限制了听力康复服务的开展。借助互联网技术提供线上验配和康复服务的远程听力服务平台,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可以让听力服务向更多地方延伸。  此外,还有专家建议,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使听力辅具产品更加个性化、智能化,提高便捷性,并降低成本。同时,加强听力康复与听力验配人才的培养,提高验配师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每个人与社会的互动,都要依靠耳朵和眼睛。耳聪目明,不论年龄,即使老了,也要如此。”窦瑞刚说。  《光明日报》  [ 责编:袁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