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访问量:559

加快质量强国建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国。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对准确认识和把握质量强国,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  质量兴则经济兴,质量强则国家强。加快质量强国建设,要以《纲要》为指导,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不断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  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重视质量领域管理和制度创新,制定实施以质取胜营销战略,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完善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能力。推动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强化质量能力建设和管理体系标准贯彻实施,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质量标杆经验交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制定等,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智能化。  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技术创新是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投入,开展基础通用、关键技术、试验方法、典型应用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研制,协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推进质量设计、试验检测、可靠性工程等先进质量技术的应用。以数据要素赋能系统性、革命性、群体性的质量技术突破,实现需求精准感知、系统精益优化、过程精确控制和要素精细管理,形成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合力。  积极争创中外知名品牌。质量是品牌的根基,品牌是质量的凝结、是质量的象征。质量强国的一大标志,就是在世界质量舞台上有更多的中国品牌。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提升企业品牌意识,以质量为核心增强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争创国内外知名品牌,打造中国精品和“百年老店”。绿色转型意味着品质的提升,要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健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打造更高标准、更高性能的中外知名品牌。

2023年7月11日, 在江苏省太仓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批新能源汽车即将通过专用框架运输方式出口。新华社发  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  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质量基础设施是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支撑。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产品质量提档升级等关键工作,均需要全方位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的有力保障。  从硬件上,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市场协同发力转变,加快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增加计量检定校准、标准研制与实施、检验检测认证等无形资产投资,打造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建设系统完备、结构优化、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从规模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优先转变,构建标准数字化平台,发展新型标准化服务工具和模式,加强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快认证认可技术研究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性、集成化方向发展,加大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力度,提升质量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从软件上,提高质量基础设施管理水平。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管理,加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优化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二元结构,深化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强化检测认证机构资质审批制度改革,开展质量基础设施运行监测综合评价,建立高效权威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监管,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从业行为,提高质量技术服务机构管理水平。  从应用上,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大力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全面开展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等技术服务,推动数据、仪器、设备等资源开放共享。合理布局国家、区域、产业质量技术服务机构,构建协同服务网络,为产业集群、产业链质量升级提供“一站式”服务。建设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标准化+”行动,加强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国内国际衔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