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视剧《南来北往》的收视密码
访问量:2717

摘要:电视剧《南来北往》于2024年2月6日在总台电视剧频道播出后,取得了非常抢眼的播出成绩,引发了众多观众的情感共鸣。本文对该剧特点进行分析,希望从创作、制作、播出等多个维度破解该剧高收视的密码。  关键词:年代剧 铁路警察 喜剧元素 百态人生 台网共赢

三十九集电视剧《南来北往》于2024年2月6日在总台电视剧频道播出以来,热度与口碑一路稳开爆走,引发了众多观众的情感共鸣。

央视八套的酷云数据收视率峰值突破4%,中国视听大数据该剧收视均值达2.36%,均打破了黄金档历史记录,创立了新高。位居全国上星频道晚间黄金档时段电视剧榜首,总触达受众 2.19 亿人次。微博累计阅读量25亿次。

抖音《南来北往》主话题的播放量已达200亿次。爱奇艺站内单集在线观看人次高达100万+,弹幕互动数量破千万,爱奇艺风云热播榜TOP1。

在2月28日国务院举行的发布会中,国台办向台湾民众推荐观看的电视剧中就我们的《南来北往》:希望两岸同胞在愉快观看优秀影视作品的同时,更多的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所有的这些数据和现象表明《南来北往》是一部深受国民喜爱的好剧。  剧集已经播完,但热度话题依然不断,作为与该剧近距离接触的责任编辑,温故复盘,梳理分析该剧特点,希望从创作、制作、播出等多个维度破解该剧高收视密码。  一、选题独特 平民视角  火车加警察的组合,案件杂、接地气。  在过往的电视剧中涉及警察的电视剧不少,反映铁路生活的却不多,描写铁路警察的就更少了。很多人都知道 ‘’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说法,但在生活中,铁路警察的工作很少被关注。《南来北往》首次全景式的展现了铁路警察的工作与生活,具有一定的行业的揭秘性。剧中我们看到汪新、马魁两位一线铁路公安干警,几十年如一日侦破大案、解决小案、维护治安,他们反扒、打拐、缉毒、巡线、守护、打击盗抢骗、扫黑除恶……观众在观看各色案件的同时,看师徒对不同情况的处理、看两人关系的变化、感受着铁警工作的琐碎和辛苦。

公安题材剧本就具有天然的收视基因,四十年前狭窄的车厢、拥挤的站台、行驶的绿皮火车,给该剧提供了独特的怀旧情境,从视觉和心理上与其他公安题材剧形成差异化表达,使其在同类题材中脱颖而出。  聚焦普通百姓,生活流、烟火气。  编剧高满堂老师被称为 “平民作家”,多年来一直专注书写‘’那些历史不能忘记的平凡人”,我们央视播出过高老师的很多作品:《闯关东》、《钢铁年代》、《温州一家人》、《老酒馆》、《老农民》、《老中医》等等,如果把他的作品集中起来,我们会看到一部中国平民的史诗。  该剧时间跨度四十年,伴随改革开放全过程。同是年代剧的主角,如果说《繁花》中的宝总、《大江大河》中的宋运辉是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那《南来北往》中的马魁和汪新更为普通,他们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他们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对于新时代的到来有的动摇、有的保守,他们并不完美,都有自己的缺点和执念,但是,他们爱岗敬业、内心善良,默默奉献,他们更是我们国家的基石。南来北往的旅客也是我勤劳中国人民的缩影,他们有着各自的难处:东西被偷、生意被骗、两地分居、孩子被拐……他们奔波在路上、虽有小摩擦、小困难、但依然行色匆匆、积极努力地生活着。

一列火车、两代铁警、一群邻里、 一众乘客。全剧聚焦平民生活,以师徒关系变化为主线,把火车作为流动的舞台,串联起过往旅客的人生片段。剧中展现的乘警工作,虽然涉及到命案、毒案但这并不是作者的创作重点,生活日常、磕磕碰碰才是叙事的主流。  凡人小事是该剧的创作视角,独特的题材选择是该剧取得高收视的因素之一。  二、风格幽默 人物鲜活  给年代正剧注入喜剧元素,一改年代剧过于沉重的叙事,用轻松幽默的口吻讲述过往,是该剧高收视因素之二。  故事开始于1978年,那时候老百姓的生活都不富裕,一只鸡、几张布票、一台电视、几辆自行车、几件家具都会是解决不了的难题,但作者没有直接写贫穷和不易,而是以一种调侃的方式讲述那个年代的拮据和物质匮乏。

同时,东北方言特有的幽默,给全剧增加了不少笑点,剧中还有说着唐山、四川、福建、山东等全国各地不同方言的乘客,他们的出现更给全国的观众带来亲切感,有一种看“小品”的感觉。也正是这种轻松幽默的氛围,受到了年轻观众的青睐,该剧是典型的合家欢类型的电视剧,每个年龄段都能在剧中找到看点:年长者找回忆、年少者找乐、男人看破案、女人看生活。

其实说到底,观众是在看人物。  保守的马魁、嘚瑟的汪新、倔强的马燕、精致的姚玉玲、执着的牛大力,嘴快的蔡小年……主要人物人人精彩,大院里热心邻里、火车上的往来旅客也是性格各异,就连小偷、骗子、黑社会老大、贼王也都各个鲜活。  该剧在演员的选择上也颇费苦心:选择‘’当红流量小生‘’白敬亭扮演汪新,他和‘’年代剧常客‘’丁勇岱新老搭配形成了独特组合,这对“拧巴”师徒的精彩表现,既稳定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也照顾了网络的大量粉丝,实现了对不同受众群的影响,可谓台网联动的一个成功事例。

更值得一提的是全剧除了主要演员外,哪怕是只有一场戏的配角也都是‘熟脸’的好演员,制作方不惜财力邀请五十多名优秀‘戏骨’的加入,不仅保证了这个戏的观演质量,还为这个剧增添了独特的贺岁气质,有了这些优秀演员的超强助力,使得“众生百态”更加鲜明耀眼。  《南来北往》是年代的风俗画 人物谱。全明星阵容、众生相的塑造,是该剧高收视因素之三。  三、传统叙事 朴实表达  在叙事上手法上,作者没用任何套路 技巧,采用传统叙事、娓娓道来。在叙事风格上,字里行间流淌着亲切与质朴,虽然没有一句口号和大道理,但充斥了满满的正能量。  奔跑的列车既是现实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有“时代列车”的隐喻,时代巨变,每个人的命运都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同频共振。剧中人物经历了蒸汽机车、电力机车、动车高铁时代,中国的高速发展和人⺠生活水平的日益变化,实实在在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观众感受了人间温情、看到了岁月变迁、体会了铁警工作的辛苦、甚至还读解到了宽容、豁达和悲悯……而这些主流价值观的获得并不是用台词直接说出来的,是编剧通过一个个细节 一个个人物故事反映出来的。  在主要人物马魁和汪新的塑造上,我们依旧能感受到,高满堂作品中一贯的“血性和风骨“。在人物关系处理上,我们看到师徒情、战友情、同事情、邻里情、警民情……全剧表面是写案情,实际是写人情、写精神。剧中人物众多、矛盾多样,小到列车挤蹭,大到十年的含冤坐牢,最终都选择和解、原谅。但处理上又都不是简单直接,每个和解都有层次和过程,显得真实而温暖。

尽管是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但编剧还是恰到好处地加入了一些传奇的笔墨,比如剧中的老瞎子为了寻找女儿,一生以车厢为家,练就了神奇的嗅觉本领,后来马魁也学到了这个绝技。尽管是写实的创作手法,但剧中还融入了一些写意、留白的手法:横跨了四十年的叙事,观众惊喜的发现,在前面几集出现过的旅客,在后面会带着岁月的痕迹再次出现,这种片段式的讲述、中间的留白,给了观众足够的想象,把岁月变迁直接外化,凸显了主创们的独具匠心。  基于对于美好、圆满的渴望,很多观众对剧中沈大夫的离开、马魁的牺牲、牛大力见到姚玉玲的落魄等情节设计心怀不满,至今还在多个社交媒体上展开讨论,但这就是生活,遗憾、不如意、警察职业的危险才是生活真相。从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主创对人生、对人性、对文化、对民族、对历史的深入认知、看到了对人民的尊重和极强的艺术责任感。  大道至简,真实质朴是该剧的灵魂,传统叙事 娓娓道来的讲述方法更加适合上星频道观众的收视习惯,是该剧高收视因素之四。  四、制作严谨 怀旧情怀  《南来北往》的剧本创作历时四年,采风、走访、聊家常一样都不少,在满堂老师聆听了50多位老铁路刑警和铁路工作人员的故事后、在郑晓龙导演开了30几次剧本修改会议后,第五稿剧本最终展现在观众面前。

制作方调用了全国仅有的几部还能跑动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真实拍摄。全部演员近10000件不同年代的服装堆满了一个1200㎡的库房。剧中不同时期的小物件、家居摆设、街道上跑动的各种车辆等等大小道具装满了5000㎡的库房。仅车辆一项就有100余辆,很多车辆是从博物馆借出使用。同时,在播出前,剧中出镜的所有画报、杂志、标语、锦旗都逐帧核实内容,确保符合具体年份……所有的这一切,只为更好的还原时代。

严谨的创作态度,为这部年代剧打造了真实的生活质感,营造出满满的怀旧氛围,唤起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是该剧高收视因素之五。  五、适配平台 科学排播  制作一部剧不容易,播出一部剧也不简单。平台、时段、同时期的其他剧目、观众的欣赏口味、社会舆论导向等等都会是影响播出效果的因素。年代剧一直在我台有很好的观众基础,这次和爱奇艺的合作播出,在双端都有很高的热度,如此好的播出效果除了内容过硬以外,精准科学的排播、多场景的宣传运营是该剧高收视因素之六。  安排《南来北往》在电视剧频道春节档播出,是给这个剧的“神助力‘’。同时多场景的运营宣传、在戏外打造观演交流平台等等也为这个剧的热播保驾护航。剧中的火车和剧外的春运遥相呼应、屏幕内的轻松幽默、婚礼、拜年等喜庆气息与当时观众的心情相得益彰。不同路径和渠道的宣传推动着这部总台春节大剧闯入了大众视野,最终,该剧成了送给全国人民的精神年货,很多网友说:今年过年三件事,吃饭、拜年、看《南来北往》。  结语  独特的选题、喜剧因素的加入、鲜活的群像塑造、一众好演员的加盟、用心的制作、适配的平台、精准的排播、有力的宣传成就了《南来北往》的热播。该剧的热播证明了好的作品,可以有效的打开台网双端的受众界限,实现多圈层受众的同频共振,达到台网收视共赢。  电视剧《南来北往》用好的播出成绩再一次证明,只要以人民为中心,扎根生活,真情演绎,就能得到观众的认可。这是一部通过描述小人物的工作生活来映照时代的现实主义力作、更是一部讴歌时代精神、讲述中国故事的主旋律作品。该剧是温暖现实主义创作的典范,提倡鼓励这样的创作态度,是我国家平台的责任和担当。《南来北往》这趟列车已经到站,时代的列车会继续前行,以上的这些分析,只为总结经验再次出发,继续为‘’大剧看总台 满屏皆精品‘’贡献力量。  参考文章:  2023年5月19日报道《高满堂的“平民史诗”何以赢得“满堂彩”》  深度文娱 2024年2月8日 打造生态播出带,总台大剧备足全圈层”精神年货”  作者‬:电视剧纪录片中心电视剧项目部 曹红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南来北往、来自于:北京、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