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新戏《永定门里》 创新探索新时期京味戏
访问量:260

流动的转台,缓缓转出时空的变化、时光的流逝,以及人物内心的辗转难言;三十年的风土人情、悲欢离合,各种耐人寻味的细节,犹如一幅充满浓郁京味的画卷在人艺舞台上徐徐展开。5月1日起,由锦云编剧、唐烨导演,苗驰、杨明鑫主演的北京人艺今年首部原创京味大戏《永定门里》在首都剧场上演。该剧以两个男主人公三十余年的竞逐与较量,演绎了时代变迁中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段关于信仰的坚守与蜕变,也展现出了北京人艺新时期对于京味戏的传承、探索与创新。  双男主“猫鼠游戏”展现信仰与人性  伴随开场钟声响起,印有老永定门巨幅黑白照片的大幕开启,同时掀开了一段令人百感交集的历史。话剧《永定门里》的故事从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52年开始,国民党特务冯静波接受了潜伏北平的任务,以戏校“文化教员”身份藏身胡同小院,被派出所所长肖大力看出破绽,二人由此展开了数十年“猫鼠游戏”般的较量。与此同时,新中国也经历了三十多年间的风云巨变,在时代的狂风暴雨中,这对生死冤家的命运和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永定门里》剧照,方非摄  《永定门里》让老戏迷又看到了制作极为精良讲究、充满烟火气和年代感的老北京四合院;年轻观众则感叹小院里的处处细节逼真、生活气息浓郁,就连水龙头都能真流出水来。但观众们很快发现,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舞台风格,剧中通过流动的双层转台、跟随人物心理变幻的灯光,营造出了现实空间之外的另外一层精神空间;以虚实结合的写意手法,意识流风格的大段独白,将物理时空和心理时空结合在一起,凸显出人物强烈的内心冲突和灵魂撞击,也给观众带来更大的想象和思考空间。  该剧采用“双男主”人物设定,不是简单的正邪对立,而是突出人物个性和复杂性,深入挖掘人的灵魂深处。挑大梁的两位主演苗驰和杨明鑫都已在北京人艺舞台上摸爬滚打多年,参演过众多经典剧目。这次二人首次搭档合作,碰撞出不少火花,也赢得了观众们的认可,被认为“一个是复杂忧郁摇摆的知识分子,一个像是从泥土里挖出来的充满倔劲儿,两个人物都立住了”。杨明鑫饰演的警察肖大力用一生贯彻理想信念,坚守山河永定,始终把追逐真相作为人生追求,其义无反顾的精神令人动容;苗驰饰演的冯静波在新生政权的感召、周遭环境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对手肖大力的步步紧盯和信念感染下,艰难修正着曾经的错误选择,在破碎和重组之后,最终完成灵魂的蜕变和救赎。二人虽然身处对立阵营,但都是具有高度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他们从彼此针锋相对,到互相深刻连接,交锋和情谊交织,牵动人心。  剧中其他人物也都有血有肉,原雨饰演的京剧名角言雪艳把一代名伶的风采与大义演绎得荡气回肠,几句地道的戏腔也足见演员平时所下功夫。邹健饰演的大特务阎殿昆虽然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对推动剧情发展和映衬冯静波内心世界起到重要作用。周佳钰饰演的肖大力妻子刘亚琴、李雪歌饰演的冯静波妻子柳眉眉、何靖饰演的戏校职工、孟秀饰演的肖大力母亲……都以真实质朴的表演,延续了北京人艺京味作品满台鲜活人物的优良传统。  观众感慨“一个戏背后做了多少功课”  人艺的观众也都格外专业和懂行。有观众注意到刚开始的几场戏,远景是高高的永定门剪影,但后来就没有了,“因为永定门1957年拆除了,真是好细节,一下就被感动了!”还有观众细心发现,“肖大力的老家斋堂,解放前属于河北,是抗战老区,1952年以后划进北京,所以他爱人虽然住在永定门里,但在抱怨抢不到电台时,说‘想听新凤霞的评戏’……还有侯宝林的相声、全民敲锣打鼓轰麻雀,这些都跟小时候我爷爷讲给我的回忆对上了。不愧是北京人艺,一个戏背后不知道得做了多少功课!”  “审问”一场戏中,精心设计的音效将人物的心理跌宕和命运沉浮渲染得淋漓尽致,有观众评价:“两个人在审问室时,外面雷声大作,大雨滂沱。雨声混乱急厉,就像是冯静波的心理状态。而等到一阵惊雷恰好劈下,正是肖大力将去西北发落的通告下达之时,让人心中一震。”还有观众为剧中言雪艳一出迟到了30年的《凤还巢》感慨万千,“刚开始我还在想为什么选这出戏,看到后来言雪艳从东北改造归来,才明白这层首尾呼应的含义,正如剧中戏园子上的牌匾‘人生如戏’,真是太绝了!”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剧评人梧桐表示:“话剧《永定门里》,让人见识到戏剧的当量、质量和力量。源于锦云老师文本的分量,唐烨导演带着苗驰、杨明鑫等一众新秀把这场‘士为知己者死’的‘如戏人生’演绎得丝丝入扣,心潮翻涌……戏剧界还能排出这样有风骨、有内蕴的戏,就有希望!”

《永定门里》剧照,方非摄  这部戏凝聚了人艺几任院长的心血  《永定门里》的创作,凝聚了北京人艺几任院长的心血和情感。编剧是曾写过《狗儿爷涅盘》《阮玲玉》《风月无边》等经典剧作的北京人艺第二任院长、着名剧作家锦云。该剧创作筹划于北京人艺第三任院长张和平时期。时任人艺艺委会成员、后来成为人艺第四任院长的已故导演任鸣当年看完剧本后写下“读后感”赞道:“这是一个很好看的悲喜剧。很有故事性,戏抓人。台词写的好,有性格,有幽默感,几位主要人物有性格,人物的内心世界很丰富,具有多面性。”《永定门里》主演启用北京人艺中青年优秀演员担纲,则体现了现任院长冯远征“让年轻一代演员站在舞台中央讲述中国故事”的方针态度,他说:“这次创作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不仅是要推出一部大戏,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年轻人,让年轻演员尽快成熟起来。因为京味戏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北京人艺的一大特点,也是新时期北京人艺发展阶段非常重要的内容。”

《永定门里》剧照,方非摄  “如此年纪,在我心爱的剧院,再上演一部我编剧的新戏,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我非常高兴,非常感激!”被人艺人亲切称为“大叔”的86岁高龄剧作家锦云,十年前就写就了《永定门里》剧本,为了此次上演,前后修改剧本几十次。“编剧是把心交给人物,再由人物交给观众。”他写戏的一贯主张,就是“要写人物性格”:“作者要钻到剧中人的心里去,按照剧中人的行动线索,加上自己的理解,塑造人物。”锦云曾亲身经历剧中的时代变迁,很多人事回想起来历历在目,这让他在创作中投入了很多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尤其冯静波一段“士为知己者死,但知己在哪里”的台词,充满质询和思辨的力量,演出时总能赢得台下掌声。  “这样的戏难写也难排,但是我们想做能留得住的作品。”积极推动这部尘封多年的剧本重见天日的导演唐烨表示,《永定门里》最打动她之处在于:“这是一个写人的剧。好剧本,触及灵魂。”编剧锦云告诉她,当年曹禺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剧作写故事,而更优秀的剧作写人。因此她在二度创作中,也极为重视帮助演员塑造饱满的人物形象,“找到属于那个时代人身上的特质”。为此她带领剧组做了两个多月案头工作,并请公安战线、国安战线还有研究党史的专家老师进人艺讲课,还带着演员和主创们一起体验生活,去国博、警察博物馆、档案馆等参观,又看了很多老电影、纪录片,学习和了解历史。在导演手法上,唐烨也做出了不少新尝试,从编剧文学功底深厚的剧本中挖掘思想性,与舞美灯光服装道具团队共同合作,将浪漫写意的线性叙事丰富成完整的舞台表现,让观众看到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丰富的人物性格。“京味戏的创新,不仅是形式,而是要从塑造人物的方式上,从舞台调度和呈现上,都做出新的探索。”  该剧将持续演出至5月12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永定门里人艺冯静波、来自于:北京、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