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科创加分项变成转型必答题
访问量:18513

抓住带动性强、市场广阔、影响深远的未来产业,体现了广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中的前瞻性和突破性;牢牢依托原有产业基础,以数字化、绿色化技术对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促进整体产业效率提升,向高端化稳步迈进,则彰显出广东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  殷红军是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但他更愿意称自己为技术经纪人。殷红军告诉记者,有一次去西安交通大学,发现仓库角落里有一台不起眼的机器,正是其所需要的磁阻电机。传统的永磁体电机在高温下作业会逐渐消磁,容易引起安全隐患,而磁阻电机能有效克服这一技术难关,更好适应高温、粉尘、潮湿等恶劣环境。同时因为不需要稀土金属做永磁体,产品也更加绿色环保、节能高效。  不久后,该磁阻电机项目被殷红军带回佛山。2020年9月,研发团队在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帮助下创立了公司,并获得第一笔100万元的融资。如今,该公司市场估值已达上亿元,产品远销海外。  殷红军表示,产业链和科学家之间需要沟通的桥梁,研究院的主要职责就是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寻找提质升级的技术和人才,并做好对接服务。  据了解,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广东省科学院布局的第一个市场化新型研发机构。目前,广东省科学院旗下共有5家以产业技术命名的研究院,在市场化机制下,正不断探索运用新技术加快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电家居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梁勤儒介绍,通过探索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和职务成果赋权试点改革,优化决策和转化收益分配机制,2021年到2023年试点期间,广东省科学院、暨南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3家试点单位完成716项成果转移转化,合同金额达6.63亿元,为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探索了宝贵经验。  传统制造业提质升级,是长期看效益明显、短期看不得不走的一步棋,但也意味着当前阶段的高投入。广东省民营经济根深叶茂,中小企业众多,不仅面临短期市场需求波动问题,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缺技术、缺人才、升级意愿不高等困难。  “联塑班皓公司做管材起家,几年前转型做太阳能光伏板,但我发现他们切割晶硅用的是金刚线。”学材料学出身的殷红军意识到,如果能用拉伸性更好的钨、钼材料,切割将更精准,光伏板发光效率也会更高,既有利于钨钼企业拓展市场,也是光伏企业提升效能的机会,殷红军当即与中南大学的研发团队沟通,将超细钨丝技术引进佛山。  今年5月,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相关技术研究团队创设的佛山腾牛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战略投资签约仪式,未来将共同攻关核心技术,助力佛山当地传统企业驶入新赛道。  为破解企业量大面广、转型基础薄弱的难题,广东省把中试平台体系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在集成电路、新型储能、生物制造等领域布局建设了一批中试验证平台,为企业提供小批量试生产、材料装备验证、生产工艺验证等公共服务,吸引更多国内外高科技成果在广东落地转化。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内的精密仪器先进制造技术公共中试验证平台,就可以帮助创业团队开展工程化开发、生产工艺设计、产品可靠性验证等工作,助力技术跨越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广东省力推全链条技改,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为主导,牵引供应链配套企业从简单的设备购置转向产业链系统集成发展,实现上下游协同转型。  美的厨热顺德工厂应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使单位生产成本降低24%、交付时间缩短41%、研发时间缩短30%、缺陷率降低51%。通过“链主企业出资+产业链企业配套”的技改模式,美的集团输出免费解决方案,带动了产业链超百家中小企业技改。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丁明磊表示,对传统制造业企业来说,过去科技创新更多是一个加分项,而现在已成为转型的必答题。大量传统制造企业现已走上数字化道路,生产效率大幅跃升,生产成本大幅下降,降本增效成果十分显着。  目前,广东省传统优势产业已诞生一批基于制造业与数字技术、绿色技术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企业,制造业生态更完备。  以面料数据库起家的广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AI设计、智慧仓储、智能织造相关产品和业务,构建起纺织服装纵向一体化的数智化综合服务平台。公司高级副总裁李亚平介绍,在面料流通环节,通过“AI+大数据+智能硬件”技术找布,对布机器人能将找布时间从之前的几天缩短至2分钟。脱胎于美的集团的美云智数则探索出产业集群转型的“链主模式”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模式”。牵手美云智数后,瓷砖制造企业蒙娜丽莎工厂的排产周期从7天缩短到1天,订单交付率从70%提升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