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步走来,我喜欢上了创新”
访问量:425

特级技师成益品带领测量团队连干两项超级工程,已经拿到97项国家专利  “一步步走来,我喜欢上了创新”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蒋菡  3月26日,成益品的电子邮箱里收到一张发明专利证书——这是他获得授权的第97项专利,也是他在参建深中通道过程中获得授权的第73项专利。  41岁的成益品是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测管中心主任,也是一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特级技师。2012年8月参建港珠澳大桥,2018年8月转战深中通道,他“在隧道里钻了12年”,用可靠的测量数据为8万吨重的沉管在超40米深的海底沉放对接保驾护航,为两大超级工程的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干这些前无古人的项目,必须创新。一步步走来,我喜欢上了创新。”他深有感触地对《工人日报》记者说,“不是被动地去解决问题,而是主动去探索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我享受创新的乐趣,累并快乐着。”  不能出错  2005年从郑州测绘学校工程测量专业毕业的成益品,次年来到黄岛油码头项目,背着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当时唯一的一台高精端测量仪器——徕卡1700全站仪,利索地爬上二三十米高的桥墩测量放线。  师傅曾凡军喜欢这个踏实的年轻人,不但手把手地教他技术,还推心置腹地告诫他:“测量是工程的眼睛,不能出错。干错了不光对工程有影响,个人一旦被扣上‘不靠谱’的帽子,以后很难翻身。”  成益品牢牢记着这句话,19年来没有出现过测量失误。  两年后他到福建干高桩码头项目,担任测量班班长,第一次独当一面。“刚开始心里没底,担心干不好,要把几百根国内最长的钢管桩往海底打,要打偏了,业主怎么评价你们公司?”  为了不出错,每个数据他会复核两遍甚至三遍。施工现场离项目部宿舍仅5分钟路程,但他中午都不回去休息,每天一门心思地带领班组成员从早干到晚。最后,码头的前缘梁线特别顺直,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并获得福建省水运系统工程有史以来最高评分。  “成益品”的名声由此打响。  摸着石头过河  2012年,“让人格外放心”的成益品被选中参与港珠澳大桥这一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担任测量队副队长。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其测量精细化程度和难度在工程测量领域可谓前所未有——这也意味着建设者要摸着石头过河。  “去之前就听说工程建设难度很大,去了以后发现比想象的难度更大。”他说,从外业的观测环境看,外海气候条件恶劣,人工岛岛体尚处于成岛前期的沉降位移不稳定期;从内业精度要求看,沉管隧道长、定位精度要求又特别高。  港珠澳大桥6.7千米沉管隧道横向贯通允许偏差为50毫米,远高于隧道测量规范横向贯通限差150毫米的要求,怎么做到?心里没底的成益品申请调岗。领导没同意,说“这活大家都没干过,先查查资料”。  沉管基础的水深达到40米以上,施工精度很难感知;沉管对接要在海底完成,对接过程不可视,很难控制——成益品的任务就是针对上述难题,牵头进行外海超长沉管隧道贯通测控的陆地模拟试验,达到工程环境可知、可控。  为完成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2012年10月到2015年8月,他带领团队成员进行了“很煎熬”的攻坚。  每次在陆地模拟试验后都要到管内验证,在夜里无人施工时进行,在黑黢黢的沉管里一待就是一宿。“管内的湿度几乎有100%,管首看不到管尾,仪器目镜都是雾,只能反复擦拭。衣服进去是干的,出来是湿的。”他说。  前3次试验都没成功,最多时误差有10多厘米。第4次也是最后一次压力最大,他们用了5个月,终于提供最终接头合龙口形态。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实现了最小误差0.8毫米的贯通偏差。“当时林总去沉管里摸了最终接头接口,几乎感觉不到错缝。”回想起那一幕,成益品一脸骄傲。  “从0到1”的过程很艰难,但也正是因为参与这项开创性的工作,成益品获得了20多项专利。就在港珠澳大桥开通的2018年,作为测量队队长的他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喜悦之余他也感到了肩头的分量:“国家给了我那么高的荣誉,要对得起这个荣誉,起到引领作用。”  从参与者到引领者  踏上“从1到2”的旅程,依然要面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成益品已经有了攻坚克难的底气。  深中通道6.8千米沉管隧道贯通精度要求更为苛刻,其最终接头贯通误差为25毫米,是港珠澳大桥的一半。  身为测管中心主任的成益品牵头承担起世界首制自航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一航津安1”的测控系统研发,成功引进北斗高精度测量定位技术,创造了连续7节沉管近乎零偏差的毫米级安装对接的世界纪录。  在隧道里钻了12年,留下的不只是勋章,也有身体上的印记——湿疹带来的一大片红斑,还有在漫长的岁月里与家人的两地分隔。  过去12年里,成益品跟项目部同事相处的时间远多于家人。38岁的测量主管韩战伟从2013年6月建港珠澳大桥就跟成益品在一起了。“成主任是我的指路人,是改变我一生的人。”皮肤黝黑的他一脸真挚地说。  技校毕业后韩战伟去过好几个工地,“都是在混日子”。直到去港珠澳大桥项目,跟着成益品干测量,“被感染了”。  “成主任做事非常认真,而且常跟我说要多学习,找书、找视频让我看,督促我去考证,还带着我一起申请专利、写论文,这11年真学了不少东西。”韩战伟说,自己已经拿到41项专利,“连我父母都觉得奇怪,说你怎么混得这么好?”  成益品的身体力行令韩战伟钦佩。对深中通道陆岛隧一体化高精度跨海高程传递测量技术进行攻关时,需要陆地和人工岛各有两个测量员对着测。一晚上要测上万个数据,连续测了近两个月。整个过程既考验眼力,也考验耐力。成益品一直在现场盯着,“我在他们心里能踏实点。”  28岁的测量员朱永帅也觉得遇到成益品这个领路人特别幸运。“成主任总鼓励我们年轻人大胆去干,大胆去试错。”  建设深中通道过程中,前期他们按照建设港珠澳大桥的经验,在贯通导线测量时放线不到700米。但深中通道的管节比港珠澳大桥的要宽,测量条件更为复杂。成益品说:“你们不要走老路,试一下能不能放线到800米或者更长。”测量员们就一点一点地试,最后布到825米。  从“不能出错”到“大胆试错”,从“必须创新”到“喜欢创新”,这不正是一个测量员的成长?  深中通道计划于今年6月通车。如今,成益品已转战另一个“从0到1”的项目——广东阳江一个大型海洋牧场的建设。更多创新在等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