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万,港硕学霸卖保险赚麻了?
访问量:159

文留在香港,通常有两年时间窗口期去找到工作,随后再进行延长签证申请,直到留在香港满7年后便可拿到永居身份。  而通常满足续签需求,毕业生找到的这份工作收入需要达到一定标准。保险经纪人,便成为一些毕业生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也因此,素有“港漂的尽头是卖保险”的热梗流传。  此外,这两年香港加大招揽人才力度,很多申请来港的高才或者优才,本身在内地就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圈层,且因为工作时间灵活自由,从而选择了保险行业。这些人也共同推动了保险行业中的高学历含量。  北京大学发布的《2023年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数据显示,这一年,高学历保险营销员的比例上升显着,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总体26%,且35岁以上营销员比例显着增加,占总数的85%,比2018年增加了三成。  港硕毕业生们,本身也是一些保险企业中意的目标。要知道,保险经纪人有一项收入来源是发展下线,每个代理人可以从下线的收入提成,若是能够招聘到足够多的下线代理的话,则意味着自己收入也增加。  从事保险经纪工作需要考取资质,保险中介人资格考试,俗称“考牌”,通常会在香港职业训练局大楼举行,朱莉介绍,考试结束后,这里通常会有聚集许多保险经纪人,与考生搭讪,邀请进入其所在的保险企业。  与此同时,去年2月,内地和香港恢复通关,吸引了更多人入局“淘金”。香港保监局的数据显示,香港持牌保险中介人数从2023年3月底的114007人增长至7月底的116040人,4个月增加了2000人。  大婷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今年刚全职进入保险行业,吸引她的是这份工作的灵活度和自由度。刚拿到香港保监局颁发的执业牌照第一周,她顺利签下了来自北京天使客户的保单,为后续业务拓展打下了信心。  大婷向Tech星球坦言,刚开始,比起无法理解,家人更多地是为她担忧,“外界对保险销售还是存在一定偏见和刻板印象,名校毕业、硕士学历去卖保险,他们担心我心理有落差。而且,由于过往并没有销售经验,他们也担心我因为发展不顺利而产生过度焦虑。”  幸好自己后续的心理状态调节过来,大婷说,业务发展也比较稳定,家人悬着的心也慢慢放下来了。  02 去核心商圈扫客,努力挤进“富人圈”  对很多港硕毕业生而言,核心难题就是缺乏人脉圈层,他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去拓客。  在朱莉看来,进入保险行业,首要的目标是“活下来”,这也是最难熬的阶段。通常,保险新人都会首先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宣告自己的身份,以及在各种线上线下活动中,将保险经纪人的身份进行自然植入。  被拒绝是常态,朱莉说,她从校友群添加好友,只有十分之二的人会通过,比起被拒绝后的失落感,更重要的是专心去聚焦那些通过的目标客户。  除了校友群,健身、读书等各种线下社交活动里,都是朱莉寻找目标客户的途径。但她坦言,也有难以克服心理障碍的时候,“很多同事获客渠道更加简单粗暴,他们每天坚持去各大核心商场,以调查问卷的名义,加上前来旅游的内地游客的联系方式,并借机表明自己是保险经纪人的身份,通过海量撒网不断转化目标客户。”  确实有人很幸运的“捡”到两三个大客户,并获得上百万佣金收入,朱莉说,但尽管她认为自己足够“e”人,依然无法做到突然跟一个陌生人发起对话。  熬过初期阶段之后,很多保险经纪人的下一步目标,通常是想办法挤进高净值人群的圈层,提升客户质量。  所谓高净值客户,通常是指个人可投资现金流在1000万港元以上,朱莉说,比起中小客户,这些客户群体签单爽快,各种疑问、要求也较少,毕竟保险的投入只占据他们一小部分资产。即使是按照惯例,这些高净值客户会被邀请去五星级餐厅就餐,他们会争着买单,在他们看来,保险经纪人在资产管理方面提供了专业的服务,不需要保险经纪人再去付出其他额外费用或者服务。  但如何去获得一张“入场券”,是首要挑战。保险经纪人前期需要自己投入一定资金,付出一定沉默成本,进入到高端圈层。在朱莉的同事里,有人学会打掼蛋去进入各大商会,有人花费十几万考取MBA,去结识更多目标客户。  “一旦你能收获一两个高净值客户,就能不断转化出更多高净值客户”,朱莉说,最近她正在学习高尔夫,希望未来能进入到更多线下社交活动。  除此之外,在香港,当保险代理人在佣金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加入百万圆桌会议,里面进一步细分为“普通会员”、“内阁会员“、“顶尖会员”等不同梯队。某种意义上,拥有这些头衔,既是保险经纪人想要展现给客户的实力,也能帮助他们吸纳更多的客户。  除了拼人脉圈子,也有人拼证书。从香港大学硕士毕业后,张路进入保险行业已有四年。这些年,张路则是卷起了证书,她相继考取了注册会计师、财税管理师等一系列证书,客户们都会以为保险从业门槛低,她希望自己能够提供更多差异化服务,从中脱颖而出。  03 高收入与高淘汰率并存  许多行业都遵循的“二八定律”,在保险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主要靠佣金提成的保险行业,如果没有一定的人脉资源做基础在初期实现顺利签单,保险经纪人很容易陷入焦虑情绪。朱莉所在的团队,有60%的人,熬不过半年就放弃了。  保险企业会制定一定激励措施,但通常是高的收益与挑战并存。大婷向Tech星球介绍,她所在的保险企业,不带团队情况下,基础薪资由“财务预支+产品佣金+年底花红”组成。其中,财务预支可以理解为底薪,更高的底薪对应着更高的保单业绩要求,整个薪资体系,完全是结果导向,鼓励“多劳多得”。  在香港工作生活多年的麦子表示,比起网上所谓的年入百万、财富自由的案例故事,她观察到的是,有些港硕毕业生的现状是把亲朋好友“薅”了一圈之后,签单困难程度增加。  张路也表示,年薪过百万的薪资水平大多属于公司金字塔尖端的保险经纪人。在她看来,很多高才、优才本身在内地就积累起一定人脉资源,而很多港硕毕业生,本身家境优渥,周围亲朋好友对港险比较熟知或者接受度更高,并不需要他们再去做过多科普和用户教育。因此,大多数高材生涌入保险行业,本质上是一次将自己的人脉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  在朱莉看来,保险经纪人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成长过程。比如,如果想服务资产过千万的客户,自身的财富积累和专业知识必须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更好理解这些客户的潜在保险需求和痛点,短期内爆单属于少数幸运儿。  尽管调侃“港漂的尽头是卖保险”,但Tech星球在与多位从业者交流时,他们还是强调,在选择入行之时,最好有一定的人脉积累,且评估自己是真的适合保险行业,而不是跟风盲目进入。  一位今年刚加入保险行业的港硕毕业生向Tech星球表示,入行两个月,每天在打鸡血努力和自我怀疑之间挣扎,自己性格偏内向,刚开始的阶段确实很难,没有业绩会时不时的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好。  张路则是将进入保险行业,称之为一次创业的过程,相较于毕业之后从事一份一眼望到头的工作,张路觉得,保险能提供更多可能性,这是这份职业吸引她的最大魅力,“就是那种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感觉。”  她告诉Tech星球,熬过三年疫情,能明显感受到香港保险在过去一年的火爆,她所在的团队,很多经验丰富的同事已经恢复到年薪百万,有的人签了很多大单,有的人一天签了十余个小额订单。  “踩了一天高跟鞋,见了一天客户,脚也磨破了,嘴也说干了”,忙碌了一天的张路对Tech星球说道,对当下的港险从业者而言,内地和香港恢复通关之后的市场红利期,他们必须抓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朱莉、来自于:北京、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