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徽评:壮大“幸福产业”,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访问量:378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着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新时代新征程,旅游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为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指明了奋斗方向。  产业旺,则经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引领我国旅游业加速发展。在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指出“坚持林下经济和旅游业两业并举,让北国边塞风光、冰雪资源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在河南新县的民宿店,赞许“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从推进旅游为民,到实施旅游带动,再到推动文旅融合,进入新时代,我国旅游业取得了亿万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历史性成就。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诗和远方”,背上行囊,赴一场追梦之旅,成为重要选项。无数人的“诗和远方”叠加于一体,就点燃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旅之“火”。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旅游成为“顶流”。再往回看,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数”品中国旅游,触摸中国旅游业态脉搏,全景观察国内旅游、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旅游、入境旅游等场景,处处展现出蓬勃生机,映照着中国旅游的广阔发展前景。假日旅游“热辣滚烫”,休闲街区人山人海,县域乡村特色旅游热度持续飙升,“网红”小城不断“出圈”……中国旅游高歌猛进,愈发成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生动体现。旅游不仅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造福于民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必须做强做优做大,建设旅游强国。  发展好旅游业,对于推动幸福发展、经济向上至关重要。春节期间,“尔滨”旅游热气腾腾,春节8天假期,当地旅游总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235.4%。仅用20天,甘肃天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7亿元,一碗麻辣烫“点燃”一座城。如今,“村晚”“村超”“村BA”,演出、赛事、影视等都可成为引燃旅游业的“引线”。紧贴民生所需,品质化供给不断涌现。从党中央首次以旅游为主题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到在全国层面组织“中国旅游日”“旅游中国 美好生活”“文明旅游 美丽中国”等活动,再到各地用足政策空间,加大旅游推广,促进旅游消费,让“文旅之花”竞相绽放,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鼓点”声声入耳、激昂澎湃。  当然,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也还面临着“成长的烦恼”,面临新挑战。比如,市场需求旺盛与供给不协调的境况一定程度存在,特别是在假期,景区“一票难求”比较常见,热门景区“人挤人”“脚踩脚”,人满为患、影响体验。同时,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值得关注,旅游业整体“向阳而生”,还有不少城市“默默无闻”,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对比明显,城乡之间存在一定“鸿沟”,农村旅游资源尚需进一步有效开发。旅游行业服务规范也待进一步提升,一些“强买强卖”“半路卸客”“低价游套路”等不时出现,影响旅游环境,云云。  问题点就是发展潜力,把挑战化为机遇,我国旅游就打开了广阔的兴业空间。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等方面出策,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指明航向。对此,各地当紧贴市场需求,以服务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所需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力度,既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也关心“好不好、满意不满意”的问题,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加强行业规范管理,解决现实问题,进一步释放旅游发展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积极作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也是各地提升旅游业长久发展、行稳致远的关键发力方向。挖掘文化资源,丰富内涵表达,旅游业就有了持久生命力,文旅之花才会四季常开、姹紫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