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徽评:年轻人旅游“新姿势”改写旅游定义
访问量:31612

随着五一节假日的临近,不少人又在酝酿外出旅游,有报告指出,现在年轻人旅游有了“新姿势”,不再专门看山川景点,更多是凭兴趣而行。从“进淄赶烤”到“尔滨泼天富贵”,再到“天水热辣滚烫”,因为“种草”了美食、文化与体验,这些因素都成为吸引年轻人的法宝。一场演出、一顿美食、一场马拉松比赛都会让年轻人奔赴一座城,其个性化需求正在赋予旅游新的内涵。   从传统的旅游定义来看,无外乎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去参观自然景观也好,浏览人文景物也罢,或是到网红城市走一走,大的都是“跟风式”的人从众,除了看人头就是千篇一律的游走方式——上车睡觉,下车尿尿,进城看庙,景点拍照,回家一问啥也不知道。一大群乌压压的人,像赶鸭子一样涌到一个着名景点。结果景点不堪重负,到处都是人流涌动后的一地鸡毛,游人也在拥堵不拥挤之后疲惫不堪。更重要的是,如此高度雷同的游玩过程,以及体验度不佳的经历,都让旅游所带来的愉悦度呈下降趋势。  此类旅游无疑失去了其应有的基本意义,也会降低公众对旅游的兴趣。“景点式旅游”作为传统旅游的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与多元化倡导与个性化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自然,这种固定不变的传统旅游“姿势”让人很难受,需要通过创新来为其重新定义,赋予旅游的新的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年轻人为代表的群体正在以个性化需求,为“如何旅游”找到新的实现方式和解决路径,并让旅游的形态变得丰富而生动,过程也由此个性而精彩。  凭兴趣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让旅游的目的变得更为明确,选择也更加个性。旅游的目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游山玩水,也不再跟风出行到网红城市,选择的目的地可能是完全不知名的野景点,或者是小地方,去的动机或许就是为了吃点地方小吃,或者探究出现在梦中的某个场景。结伴出行的人,也不一定就是亲人与朋友,网上约一两个志同道合者,或者临时起意随意单飞。甚至有人,因为想吃沿海正丰的海鲜,于是拿起手机就订上机票,约下一两好友满足了口腹之欲后,打着“飞的”迎着朝阳打卡到单位继续上班。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心随意动、 行随心动,只要有想法就付诸于行动,就是当下年轻人旅游的“新的打开方式”。这是一种完全不需要为了避开人群,而需要花费极长时间做旅游攻略的旅游方式,也是不必看人脸色听着建议作出选择的旅游方式,而是完全“遵从于内心”的旅游形态。在此新的“旅游姿势”下,旅游从外延到内涵都发生产了根本性的变化,让无数人纷至沓来的理由,不一定是美不胜收的自然美景,而可能是烧烤,也可能是麻辣烫,或者是一场演唱会,或是一场马拉松比赛。  所以才有了淄博烧烤的盛极一时,也才有了“尔滨”的走红出圈,有了“天水麻辣烫”持续火爆,以及相亲节目“王婆说媒”的火爆全网。旅游是结合自己的喜好,主动挖掘尚未熟知的目的地,获得更独特的体验。旅游是什么?作为赋予身心新能力、新视角、新体会的实现路径,遵从内心与满足个性需求,才是情绪消费最合理和正确的选择方式。如果说传统的“人从众”的单维度旅游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年轻人旅游“新姿势”在改写旅游定义的同时,对于“什么是旅游”“如何实现高质量旅游”找到现实注脚。  如同年轻人整顿职场一样,以青年主力、兴趣导向、内容为王、情绪价值、品质服务等5个鲜明特征为内核的“年轻态旅游方式”,同样是对旅游的重新定义和旅游市场的整顿,由此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变化。“音乐+旅游”“演出+旅游”“展览+旅游”“赛事+旅游”等各类融合型新业态的文娱旅游活动,正成为年轻人出行的重要理由,也应成为各地重新定位文旅产业发展的目标。只有坚持并做到了“以消费为需求”的供给改革,才能在双向奔赴中让旅游成为一种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