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千年古都 探寻《东京梦华录》中的繁华
访问量:386

央广网开封5月18日消息开封有“八朝古都”之称,北宋时期的开封“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是当时影响深远的国际都会。5月16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物探源集中采访团队走进河南省开封市州桥及汴河遗址和开封市博物馆,探寻《东京梦华录》中的繁华。  州桥重现 为世人演绎北宋繁华  “州桥,正对于大内御街,其桥与相国寺桥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过。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这是宋人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  州桥是北宋东京城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2018年至202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开封市州桥及汴河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截至2022年9月,州桥遗址共完成发掘面积4400平方米,发现不同时期各类遗存遗迹117处,种类包括河道、水工设施、桥梁等。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入选2022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开封州桥及汴河遗址  “本次考古发掘最大的收获是在州桥东侧汴河南北两岸发现了宋代‘巨幅石雕祥瑞壁画’,石壁上祥瑞图案与《东京梦华录》记载的高度重合。”开封州桥及汴河遗址讲解员许瑞莹告诉记者,该遗址目前揭露的北侧石壁顶部距地表深度约6.8米,石壁通高5.3米,东西长21.2米,雕刻纹饰的石块有16层,通高3.3米,推测应有四组图案,长度约为30米,每组图案由一匹海马、两只仙鹤环以祥云组成,长度约为7.5米。  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三营表示,州桥遗址的发掘展示了自唐宋至清代汴河开封段的修筑、使用、兴废等发展演变过程,填补了中国大运河东京城段遗产的空白,填补了北宋艺术史的空白,见证了北宋东京城的繁华盛世及北宋国家文明的高度,对研究北宋东京城的城市布局结构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探讨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形态、国家礼仪制度、国家文明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材料。  梦回千年 与文物来一场“跨时空”的约会  开封市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8万余件,包括陶器、瓷器、铜器、书画、雕刻、石刻、货币、玉器、漆器、服饰及杂项等十八类,北宋的繁荣在这里有迹可循。  “北宋东京城的平面布局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三城相套、中轴对称;四水贯都、漕运中心;街巷开放、服务市民。”开封市博物馆馆长、研究员葛奇峰向记者介绍,东京城与汉唐都城相比,最大的特征是封闭的里坊消失,开放的街巷成为常态,伴随而来的是临街商业蓬勃发展,进而催生了市民阶层的形成,衍生出繁荣的市民文学,催生了个人主体意识的增强。  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发行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反过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水运仪象台  在该博物馆宋代科技展厅,一座高近12米,台底7米见方的水运仪象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据开封市博物馆社会教育部负责人祁梦介绍,这座水运仪象台是一座集计时报时、天文观测和星象显示三项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天文钟,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技术综合程度最高的大型机械装置。  开封作为北宋都城之所在,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维系如此繁荣的城市必然需要良好的行政机关作为支撑。

《开封府题名记》碑  “《开封府题名记》碑是目前我国发现时间较早、规格最高、记载人名最多的地方官员题名记碑,入选了国家文物局印发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开封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开封市博物馆陈展部助理馆员张玥说,北宋时期,在文官治国的政策下,涌现出了很多集政治成就和文学成就于一身的人物,该碑文补充了史传的不足,是研究宋史、开封地方史志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