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江苏观察:从云锦讲起 探究博物馆对非遗技艺的活化利用
访问量:05418

央广网南京5月18日消息南京云锦,寸锦寸金,灿若云霞。在古老的岁月里,云锦曾被誉为“锦中之冠”,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南京云锦博物馆,有一批南京云锦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几十年如一日,从事云锦的保护、收集、织造和活化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财富,往往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而博物馆则承担着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的功能,借着近年“博物馆热”的东风,博物馆正在拓展多种形式,让更多参观者“走进来”,让博物馆的文化内核“走出去”。  在国际博物馆日,记者走进云锦博物馆和云锦研究院,通过和“国大师”“织二代”“非遗设计师”等多位从业者交流,探究当下非遗传承、活化以及创新利用的情况。  “国大师”周双喜:传承不只为记录和纪念  “我从事云锦织造52年了。这么多年我就在这一个单位、做一件事情,不知不觉干了一辈子。”周双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周双喜眼中,云锦之美是历史的沉淀、文化的结晶,也是一代代织造匠人日夜考证求索得来的瑰宝。  周双喜告诉记者,和苏州宋锦织造不同,南京云锦是用大花楼木织机、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通过手工操作织造出来的,劳动强度大、工艺水平高。“用大花楼木织机才能织出大片的花纹。这是南京云锦的一大特色。”  在云锦的织造上,周双喜曾经参与了定陵博物馆的文物复制,成功复刻了明万历黄帝龙袍料。据周双喜回忆,在整个复制过程中,自己曾多次到考古发掘现场去记录和分析文物的织造工艺。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当时考古人员详尽的记录。“他们的记录比照相机还要精细,把云锦的花纹、颜色甚至经纬线密度都详尽记录了下来。”  “我觉得对于云锦织造来说,复刻文物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周双喜认为还原文物的过程,也是不断理解和还原技艺的过程。不断复制、不断传承。周双喜举例,《红楼梦》里“勇晴雯病补孔雀裘”的孔雀裘是很有名的,但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其实没人知道。“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被复制出来后,孔雀裘的样子才被具象化。  云锦织造不仅仅是手工艺,更代表一种丝织文化。南京和云锦有着很深的渊源。云锦盛于明,在南京得到了繁荣发展。周双喜介绍说,南京在丝织业上的繁荣,在南京的地名上就能得到印证,比如红花地、绒庄街等都与丝织文化有关。  “其实图样里的吉祥文化,也是云锦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周双喜在工作中整理了大量的传统图样。“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是云锦图样的一个特征。周双喜介绍说,这些图案大多是“多福多寿”“金玉满堂”等带有吉祥的寓意,直到今天仍然被广泛运用。  时至今日,早已过了退休年纪的周双喜,在工作之余仍在负责云锦新一代传承人的培养工作。“很多人问我,这个工作做了50多年,是不是很喜欢。其实回头想想,一开始是因为擅长,但后来云锦就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织二代”陈诚:让源于生活的非遗归于生活  “因为父母都是从事云锦织造的,从小我就在机房长大。”陈诚是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同事们都亲切地叫他“织二代”。回忆自己的工作历程,陈诚却坦言在上学时对云锦并不太感兴趣。  “不知道云锦除了在博物馆展示还能干什么用,几乎从没在市面上见过。”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陈诚。直到2009年加入云锦研究所,尽管陈诚的云锦织造技艺日渐精进,但儿时的困惑却始终存在。  2012年左右,陈诚参与了一个重要项目的织造工作。正是从这个项目开始,陈诚真正被云锦复杂的工艺及精美打动,决心让更多人看到云锦之美。  “我的改良思路主要有两个:降本和提质。”陈诚介绍说,改良的一方面在面料上。云锦原先多用于皇室,在日常和实用性上和当下的生活背景不匹配。改良后的面料更加柔软,也更具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陈诚通过运用科技手段,提高了云锦的织造效率,用现代化科技赋能,把新质生产力应用于云锦织造中。  陈诚回忆小时候的织造情景:机房灯光有些昏暗,大家不怎么交流。“现如今不管是设备还是织造的状态都不一样了。”陈诚说。

陈诚工作中  云锦对于现代人而言,不仅是织造技艺,更是文化载体。陈诚始终坚信,只有更贴近生活,才能让更多人通过认识云锦了解到传统文化,让文化和生活相贴合。“我觉得作为一个年轻的‘云锦人’,需要把云锦产业做大,把非遗产业化。”陈诚认为,曾经在明清时期云锦在南京就形成了产业集群,现在需要让产品融入生活才能更好地传承。  谈到自己的创新,陈诚表示父母亲对于工艺改进是比较支持的。但也有老师傅会担心,认为要完全保留传统工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使用云锦。有人去收藏我的作品,这让我感到很有成就感。”陈诚说,未来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让云锦代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新设计”樊博:让当代感受云锦的经典之美  博物馆也有设计师?当记者走进云锦博物馆的工作区时,樊博正在电脑上细致地绘制细节。“我是南京人,从小就对云锦有所耳闻。学生时代到云锦博物馆的一次参观,让我见识到了云锦那么精美,我很震撼。”90后樊博表示,“希望能通过我们这一代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云锦这种极致之美。”  与传统匠人不同的是,樊博工作中使用更多的是电脑和手写板,对着电脑屏幕勾勒精美元素。过去匠人做云锦纹样,是出了手稿之后,在手工的意匠图纸上,用笔把它绘画出来。现在电脑绘制的话,意匠图绘制成功之后,电脑就可以计算出花本。“时代发展很快,包括制作技艺和绘制图案的方法都在改变。我们向老一辈工匠学习,传统与现代工艺也在融合发展,更新迭代。”樊博感慨道。  除了创新云锦的制作方法,设计师们也在创新云锦的应用场景。  刚来时,樊博发现云锦虽美,但与当代生活的联系度不大。“传统的纹饰精美,但和现在家庭的风格差异较大,我们希望把当下潮流的、人们所向往的、代表美好生活的元素融入进来,用云锦的方式幻化出新作品,让现在的人们对云锦更有兴趣,关注云锦,关注其背后的文化。”  樊博介绍,现在整个设计团队分为不同小组,开发不同领域的云锦的产品,包括云锦的服饰、围巾、披肩、包以及胸针配饰,还有家装饰品等,将生活美学融入云锦织造之中。  “我一直认为,云锦美学是经典的,契合各个时代人的审美和需求。从古至今,甚至到未来,云锦承载着的都是非常经典的工艺,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樊博说。  设计师团队还有不少精彩的创新作品诞生。比如年轻的设计师将橱窗内的“文物”转化为可穿上身的精美汉服。这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通过数字化软件重新绘制纹样,并考虑现代人穿着需求和舒适度进行改良。据悉,汉服设计师与技术团队反复沟通,经过3年多的打磨,才将“孝端皇后同款吉服”面向市场推出。在预售期间,300个名额一抢而空。

云锦博物馆  “这几年云锦博物馆变化很大。”南京云锦博物馆宣传中心主任祖皓感慨,二楼是历史文化展区,展示文化脉络和其在各朝代发展的情况。一楼则是现代装饰艺术展区。现在,在博物馆不仅可以领略传统技艺的魅力,也可以感受到当时当下云锦在焕发新生,这也是博物馆在活化方面的应用。  除了馆内传统技艺的展示,博物馆也承担着云锦的宣教功能,与南京不少学校联动,将传统文化的种子种在孩子们心中。  “云锦人”传承之外,不断创新,让云锦不仅在博物馆里熠熠生辉,更是推动着云锦产业壮大,让古老的技艺充满着生命力。  祖皓反复提及一个概念“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以前可能人们乔迁时会挂上油画等,但现在可以挂上我们极具中式风格的云锦。”这种越来越多的场景让祖皓很有信心,“我们作品的设计力、创新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始终以人为核心,开发新的场景和新的产品。希望通过我们的变化带动整个云锦产业的发展。”  与云锦博物馆一体的云锦研究所,是新中国第一家工艺美术类研究所,全国唯一的云锦专业研究机构,承担着云锦继承和保护的历史重任。  祖皓表示,现在研究所也担任着云锦的技术开发,用新技术提升效率,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在朝着高新技术发展。“我们和高校共同研发了云锦CAD技术,为纯手工的意匠环节提速。当然,要攻克的流程还是很多的,一个一个技术的革新扩宽了云锦的发展之路。”  “云锦不仅是南京的名片,我们也希望把它推向全国、全世界。”祖皓说。  “守正再创新”是“云锦”人一代代都在做的事情,古老技艺的背后也是匠人精神;“守正不守旧”,非遗要发展也是活化的过程,找到当下的意义才不会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