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不是中外争霸,但要允许观众计较输赢
访问量:15036

《歌手》重启,火爆在情理之中。  但意料之外的是,两位欧美唱将先声夺人,拔得头筹,连那英这般江湖上成名已久的歌坛巨腕,也要回避锋芒,暂居第三。而其他本土歌手更是相较黯然,表现平平。

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其实唱歌和念经也是同理。两位国际友人歌喉出众,唱词新鲜,能得到评委的认可也属合情合理。但在网上却有不少好事儿的,打出了“叶赫那拉守国门”、“华语乐坛保卫战”之类的旗号,到处摇人助拳,点兵点将,誓要找回华语乐坛的场子。  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但这些热闹也引来了不少媒体担忧。毕竟音乐是美美与共的艺术,如此强调输赢的对抗意识,割裂出中外两个阵营,可能会让真正的天籁之声,被淹没在斗气斗法的喧哗中。  这种担忧,当然有其道理。毕竟《歌手》的舞台不叫“中外争霸”,音乐也不是国足世界杯预选赛。国足在家门口荒腔走板,丢盔卸甲,观众要是不狠骂一通,心里难免堵得慌。如果哪位这时侃侃而谈,劝各位坐稳了好好欣赏对手的精湛球技是如何将国足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那叫拱火挑事儿,根本不是爱足球。可音乐是艺术,不是竞技体育,只计较输赢却不懂得欣赏,那就落入下乘了。  可话又说回来了,《歌手》也不只是关起门来的艺术。它既是打擂性质的比赛,又是商业性质的综艺,本身就有很强的竞技性和娱乐性。怎么叫娱乐性呢,音乐综艺就像是相声艺术,台上连抖包袱,就是指着大家连笑带闹来捧场的。如果包袱抖出去,台下各位却如老僧入定,端坐着品茶静听,那只能说明这节目办砸了。  如果非要嗔怪观众计较输赢,那我觉得观众挺委屈的。毕竟台上可以分高低,台下却不许论输赢,这跟谁说理去?说白了,要不是节目组事先谋划,有意引导,那也根本没这茬子事。既然节目往娱乐的路子上引,那就要允许观众的些许造梗和玩笑。  当然,观众的声音里肯定有些过分的。诋毁谩骂,挑拨离间,这放在哪都不合适。该批评的要有声量,该轰出去的不能手软。但不能因为他们叫骂得狠了,就把少数极端的声音当成了主流。事实上,我们绝大部分热爱音乐的人,都能做到真正的音乐无国界。年轻人的歌单打开,哪个不是南腔北调都不论,五洲四洋皆爱听?说他们眼光狭隘,我认为才是偏见。  即便说回艺术,难道艺术里就没有对抗么?其实无论是诗词曲赋,都少不了在对抗中寻求和谐,在对立中彼此交融的元素。单拿音乐来说,主歌与副歌、叙述与抒情,强弱在抑扬顿挫的律动里转换,对立统一无处不在。音乐如此,歌手也是同样。只有充足的对抗竞争,华语乐坛才能博采众长,取长补短。  本届《歌手》的积极意义或许也正在于此,这两年各种假唱风波频发,有的歌手荒废技艺,对口型、过度修音糊弄了事,有的甚至连装都不装了,直接撂挑子把成名曲交给别人唱,看得满场观众目瞪口呆。如今《歌手》以直播+全开麦+一遍过的形式,主打现场真唱,正可以去伪存真,灭灭这些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正因为真实,才有一较高低的意义和价值。  不要怕造梗和玩笑过火。要知道,真金何惧火炼?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歌手、来自于:江苏、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