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丨小博物馆何以上“大分”?
访问量:94511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近日,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结果公示,这份名单中出现了很多“小”馆,其中包括临平博物馆、吴文化博物馆、临朐县博物馆等。一批“小”馆提升“段位”入围,进入更多人视野,有人会问,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秘诀”?  “小”馆有大展,挖掘好“镇馆之宝”。位于苏州的吴文化博物馆,学术深耕是其出圈支点,“树碑立传”特展以吴中古树名木作为主角,背后的田野调查长达两三年。杭州的临平博物馆“藏着”真正的江南水乡,“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展”曾跻身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中小博物馆有的展示地域文化,有的聚焦行业变迁,有的深耕特色主题,精准设定受众群体,精细做好专业发展,呈现独有风貌,才能成为观众心中的“宝藏博物馆”。

“小众”更要贴近公众,服务有大增量。获得“任务代号”,翻阅“秘密剧本”,在行李箱与手提包中寻找线索……上海的钱学森图书馆推出原创实景沉浸剧本体验《归乡1955》,探索思政教育新思路、新方法。还有不少博物馆围绕家庭、围绕年轻人需求,推出沉浸式工作坊、多主题研学营等公共教育活动。拉近展陈与公众的距离,提升服务,成为社区的活动中心和公众的社交中心,这些博物馆实现影响力的突围。  “小”里有内涵,需要厚积薄发。博物馆是文化的“存储卡”、历史的“解码器”,当下的打开方式不仅可玩、可看,还叠加“可用”功能,更成为精神的“助推器”。引进来还要走出去,深入街坊邻里、服务居民;打通流量入口,用好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让青少年用好博物馆的各类教学资源。

2023年全年,我国博物馆举办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38万余场,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有媒体曾呼吁,希望“博物馆热”能够往“冷处”散,改善大型博物馆“人满为患”、中小型博物馆“门可罗雀”的现象。做好有厚度、有深度的连接,“小”馆会逐渐接到热度、接起流量。  让更多的中小型博物馆“被看见”,需要突破资源不足、专业人才不足等瓶颈。事实上,不少大型博物馆也是从小场地、小规模起步,逐渐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从“博物馆之城”“博物馆小镇”,到有更多“小而美”的博物馆,博物馆的根系不断延伸。家门口的博物馆人气越来越旺,让更多人得到更丰富的文化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