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兴 行走海南⑥ 海上明月共潮生
访问量:0301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记者 贺立樊  身处大海之上,海南与海洋共生共存,走过的每一步,总有两个方向——从大海而来,向大海而去。  早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海南早已有了频繁的海上交流。  900多年前,宋徽宗赵佶用瘦金体写下《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诏碑渡海而来,带来中原地区的召唤与联系;700多年前,黄道婆渡海归去,带去黎族同胞先进的纺织技艺,推动中原地区的纺织业发展。  一件黎锦的纹路,是文化的融合;一尊诏碑的背后,是思想的统一。  一座岛屿的本质,是从海底拔起的一座高山。山巅置于海平面以上,汇聚千百年来的文化交融,催生乘风而来、听潮涌动的海洋文化。  闯海·三万里河东入海  夜晚的陵水新村港,鳞次栉比的渔排随着海浪轻轻漂动,摇曳动人的灯光。  千万盏灯聚在这里,犹如一座海上小镇。光影交错之间,有人出海归来,有人升起炊烟,有人把世代居住的渔排换了模样。

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陵水段新村港的泻湖内,渔排错落相连,铺展绵延。记者李昊 摄  郭玉光和亲友在这里经营一家渔排餐厅。一道“气鼓鱼粥”,是最受欢迎的招牌菜;一抹疍家风情,是这家餐厅从20多年前的4张餐桌,发展到如今300多个餐位的原因。  时代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唯有内心最虔诚的部分,始终未曾变化。  每次上岸,杨彩玉和黎亚花对逛街提不起兴趣,老两口的目的地,总是镇上热热闹闹的文化广场。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疍家调”陵水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尽管已经年过七旬,杨彩玉和黎亚花依然热爱传唱千年的疍家民歌。  “妹啊咧/海底珍珠容易揾咧/妹啊咧/真心诚意世上难寻啰……”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浮生江海的那些岁月,疍家人在海南留下深刻足迹,仿佛江河入海,行舟栖身,沿着海南岛1900多公里的海岸线,总能看见疍家文化的影子。  位于南渡江与美舍河沿岸的海口攀丹村,唐宋之际为疍家聚落,“攀丹”一名源于“蕃疍”。时光已逝,“琼州第一攀丹”裹挟的唐宋遗风,依然书香扑鼻。  临高调楼所现的鱼课碑,记录新盈、调楼一带的疍家过往。上船为疍,上岸为渔,同唱疍家咸水歌与渔家哩哩美,千百年来的闯海经历,为海南平添一分海陆交融。  古有百越渡海,秦汉迁琼;后至西汉设郡,中原移民入琼;宋元明清,闽越移民达到高峰;乃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人口迁琼。闯海,始终是属于海南的永恒旋律。  海口中桥村天后庙所藏“万古流芳”碑上,17处采用苏州码子进行数据记录的痕迹,见证海南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  五指山摩崖石刻中的“手辟南荒、百越锁钥”,讲述清代海南开山修路的故事,也见证海南各民族融合交往的点滴。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苏轼的渡海,渡的是海南千年的文脉,3年之后离去,他为这里留下一片诗乡歌海。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闯过这片海,在南海之滨耕耘家园,这片海所能承载的,还有世世代代的生生不息。  耕海·数声渔笛在沧浪  2020年12月5日,林诗仍把家中所藏的6本更路簿,以及众多航海资料无偿捐赠给海南大学图书馆。  最后一次打开更路簿,林诗仍也打开与大海共度的记忆。

记录超过600条航线的更路簿单本。  28岁那年,林诗仍从弥留之际的父亲手中,接过3本线装更路簿。此后多年的航海岁月中,林诗仍在此基础上收集和整理,最终凝结成6本更路簿。  当林诗仍不再出海,有人建议他把更路簿卖掉。林诗仍下不了决心,他总觉得,这6本更路簿不只属于他。  更路簿又名“南海航道更路经”,记录着千百年来中国渔民经略南海的航线与开发,又在历代的收集和编撰中不断发展完善。

琼海潭门镇,出海的渔船。记者 李昊 摄  潭门老船长彭正楷家族所持的更路簿,记载17条西沙捕鱼线路、200多条南沙捕鱼线路、29条从南沙返回海南岛的航线、7个海上交通枢纽和渔业生产中心。  林诗仍父子所持的更路簿,采用苏州码子进行数据记录,收录600多条交错蔓延的航线,其中部分航线与郑和七下西洋的航线有所吻合。  汉唐昔时犹昨日,朱崖海渚仍耕耘。每一本更路簿,都记录着一代代中国渔民耕耘祖宗海的汗水与智慧,画在海图上的点位,都是用生命和血泪标下的记号。  他们是离开的人,仿佛远去的流星,从历史的天空掠过,带不走的,是海南人对于这片海的耕耘之情。  时过境迁,鹿门山下捕鱼郎,今向江南作渴羌。现代渔业转型改变了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以“深海养”“深海牧”“深海捕”为代表的“往深海走”,让渔人也有新的模样。  “造大船、闯深海、捕大鱼”。小船变大船、木船变钢船,琼海渔民卢全炳去往深海的次数多了,捕上大鱼的机会多了,荷包里的收入也变多了。  2023年7月8日,海南全省第一艘完成审批、建造、检验的休闲渔船顺利下水。截至2023年年底,海南全省已审批163艘休闲渔船船网工具指标,其中44艘正在建造。  作为海南渔业“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三大战略部署之一,海南休闲渔业产业持续发展。  随着三亚湾现代渔业产业园一期开工建设,一个以综合渔旅平台为主体网箱养殖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模式即将形成;随着海口新溪湾、临高东英镇国际慢城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等项目相继落地,海南全省70个休闲渔业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近600亿元,推动渔业向园区化、规模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的“往岸上走”,越走越稳、越走越快。  既能远渡重洋,满载渔获;也能经营近海,击水成金。在今天的海南,耕耘大海有了新的选择,渔鱼也能够兼得。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一代代耕海人在浪花里留下足迹,千百年耕耘这片海,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让耕海可持续。  护海·天容海色本澄清  1月3日,一头成年雄性短肢领航鲸在三亚附近海域搁浅,它的体长3.62米,重500多公斤,体表有多处严重外伤,身体虚弱,无法直接放归大海,于当日被送往救治。  自从发现这头搁浅的领航鲸,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和同仁们几乎每天都守在它的身旁。  一场争分夺秒的救援行动,迅速展开。最初10天的救治过程中,包括蒲冰梅在内,超过200多人次接力参与,在网络空间,更有数以千万计的网友持续关注。  一头鲸鱼的生命,在海南得到极大的尊重。同样的尊重,每时每刻都在这座岛屿发生。  20年来,昌江渔民钟强彬只在船上留下一半的空间用于装载渔获,剩下的一半,他用来装载海上打捞的海漂垃圾。

钟强彬每次出海归来,渔船上装载的垃圾几公斤至几十公斤不等。  20年里,钟强彬的收入少了一半,却带动数百位渔民,努力为大海换来圆满。  24年来,三亚市民李波从海里捡回了数不清的海洋垃圾,他曾经被太阳晒伤,被渔网割伤,却从来没有停止下潜。  24年里,李波没能从捡垃圾这件事上获得收入,他却说自己是“土豪”,他有一种精神上的富足。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人对自然的认识,是长久以来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李波和钟强彬等志愿者所做的,也是在延续属于海南的生态文化与智慧。  在海口东寨港,一块“石禁碑”记录着百年前当地百姓保护红树林的故事——每家派人巡逻,发现“有污心棍徒”,必须“鸣鼓而攻”。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澄迈县金江镇,一块制于光绪六年“奉官示禁”石碑清楚记载:“禁刀斧不得入山砍”“禁盗砍芦林竹木”“禁不得盗割竹笋”等规定。  “本欲竭泽渔,奈此明年何。”千百年前的先知先觉者,认识到保护自然的价值,得益于时代的进步,这份认识在今天得以提升和扩大,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  截至2023年,海南累计修复海南长臂猿栖息地1100亩、新增红树林面积约2.4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2%。

资料图:一对海南长臂猿母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6年时间,海南持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32件生态文明领域地方性法规,覆盖多个生态文明细分领域。  尊重自然,尊重山海,这份尊重自有实实在在的价值。  2023年,海南全省休闲渔业总产值超40亿元、接待人数近1400万人次。陵水疍家渔排、琼海无所归止和临高浪花小筑等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共享渔庄。  同样在这一年,三亚登记游艇总量达1367艘,新增登记230艘,进入“千艇”城市俱乐部。卓越的海洋环境,为三亚换来游艇出海16.11万艘次,接待游客107.9万人次。  这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旅游收入,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生于大海,存于大海;听潮而动,伴月而升。或闯、或耕、或护海,千百年来,海南给了海洋无数故事,海洋给了海南永恒的活力。  编者按: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两次“4·13”重要讲话,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其中对于海南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保护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提出殷切嘱托。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传承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黎族苗族文化和海洋文化,保护和利用好东坡文化、海瑞廉政文化、“船型屋”等文化遗存,提供优质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  传承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时至今日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当下,它能有力助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是凝聚人心、明确方向的强大软实力,需要持续挖掘和学习。海南省融媒体中心开设《向海而兴 行走海南》融媒体报道专栏,以文、图、视频等报道形式,沿着环岛旅游公路,展现海南海洋文化的多样性,一览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