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银行暂停揽储利器 高息存款的“后门”被堵上
访问量:98527

[ 根据、光大证券、研报,受存量贷款滚动重定价、存量按揭利率下调影响,预估2024年第一季度净息差较2023年收窄10~15BP。 ]

继定期存款利率下行、大额存单额度收缩后,近期有十余家银行密集调整曾经的两类“揽储利器”协定存款、智能通知存款。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去年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类活期存款自律上限下调,但银行内部对公活期存款成本率仍在走高,并高于活期利率自律上限水平,或存在“超自律”存款的情况。近期智能通知存款、手工补息调整后,高息存款“后门”被密集填堵,有利于切实缓解息差的压力。

多家银行暂停“揽储利器”

此前,协定存款、智能通知存款因灵活性强、利率高等特点深受储户喜爱,一度被视作银行的“揽储利器”。

但近期,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

光大银行、、广发银行、大连农商行等十余家银行官宣调整,暂停旗下智能通知存款产品。

例如,光大银行公告称,签约光大银行对公周计划、对公智能存款A款及对公智能存款B款等自动滚存型通知存款的账户,自5月15日起停止自动滚存通知存款,已滚存的通知存款到期后资金转回至签约活期账户,然后系统将自动进行解约处理。

此外,光大银行“周周存”产品即将于2024年5月15日起停止运作。根据该行此前宣发文章,“周周存”产品具备自动转存功能的7天通知存款产品。

无独有偶,、同为股份、行的广发银行、渤海银行也密集官宣调整。广发银行于5月上旬下线单位通知存款业务自动滚存服务,存续中的资金将根据具体产品服务规则调整为非滚存服务模式或返还至客户的签约活期账户。渤海银行自动转存个人通知存款产品于5月1日起自动终止,终止后存量自动转存个人通知存款产品统一变更为“通知存款+”产品。

也有银行选择直接调整通知存款或协定存款利率。例如,光大银行近日发布公告称,自5月15日起,若客户人民币协定存款利率高于1.15%,系统将自动分段计息并将协定利率调整为1.15%。“通知存款一般是按日计息,期限分为1日、7日两种。此前,很多银行推出智能通知存款,可根据储户存款时长及存款金额自动匹配到相对较高的存款利率,自动滚存,因此深受储户喜爱。”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但对于银行而言,此类存款此前利率通常较高,同时“自动转存”将原本类活期的通知存款变相定期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付息成本。

拉长时间线看,智能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减配”基本已是大势所趋。调整可追溯到去年5月。据第一财经报道, 5月15日银行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下调,四大行执行基准利率加10个基点,其他金融机构执行基准利率加20个基点。此外,停办不需要客户操作、智能自动滚存的通知存款,存量自然到期。彼时,

平安银行、郑州银行、等多家银行火速跟进调整,调整后的挂牌利率基本都在金融机构自律机制上限范围内,部分智能存款自动滚存功能暂停。

负债端管控面临更大压力、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前银行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下调,但类活期存款付息率似乎不降反升。根据光大证券研报,2023年末,上市国股银行对公活期存款成本率分别为1.05%和1.30%,仍高于0.35%或0.45%的活期利率自律上限水平。

超自律上限的根源或在于银行日益增大的揽储焦虑。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对于机构客户、大企业客户而言,由于客群主体议价能力相对较强,存款挂牌利率下调难以对该类存款产生明显影响。商业银行出于稳存增存需要,对核心存款稳定诉求较强,会通过事前承诺、到期“手工补息”等方式为重点企业客户提供超过自律上限的优惠利率水平,特别是对个别企业存款高度集中的银行更是如此。

根据王一峰在研报中测算,对公定期存款成本率明显偏高,2023年末对公定期存款付息率为2.7%,虽较年中略有下降,但降幅明显低于挂牌利率调整。综合评估,对公存款定价“超自律”情况较为普遍。国股行“超自律”对公存款规模或在20万亿~30万亿元之间。

此外,开年来理财、保险等资管竞品相较存款性价比提升,存款脱媒压力加剧,存款和理财之间“跷跷板”效应开始显现。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币存款较去年同期少增4.15万亿元。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分别同比少增约1.3万亿元和近3万亿元。据

中信证券、研究测算,截至4月19日,理财整体规模扩张至28.97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2.17万亿元。

一名分析人士认为,“存款搬家”迹象出现,意味着银行将有更强的揽储冲动,未来核心存款成本“易上难下”,负债端管控面临更大的压力。

目前,银行净息差已经岌岌可危。根据光大证券研报,受存量贷款滚动重定价、存量按揭利率下调影响,预估2024年第一季度净息差较2023年收窄10~15BP。

从目前已披露一季度财报的四大国有行看,

工商银行、2024年一季度的净息差为1.48%,同比下降29BP;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一季度的净息差分别为1.57%、1.44%、1.44%,同比均下降。上述银行的净息差均低于《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中自律机制合意净息差1.8%的“警戒线”。

事实上,存贷利差收窄时,也易催生资金空转,阻碍政策利率传导。开源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刘呈祥在研报中推测,大企业享受溢价权,对公活期中或隐含超自律存款,部分银行通过手工补息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以高息揽储留住企业大客户。这些企业通常选择国有行和股份行进行现金管理。

王一峰也认为,受制于有效需求不足,大客户较银行而言更加具有谈判优势,部分企业出现了贷款利率畸低与存款成本过高并存的情况。在存贷利差不断收窄的趋势下,在不同的产品、期限、机构间容易出现资金沉淀空转套利。

种种迹象来看,上述分析人士认为,利率自律机制强化管控势在必行。近期,严查“手工补息”、规范通知存款都是利率自律机制强化的标志之一,未来银行负债端将会进一步优化调整,高成本存款的压降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VIP课程推荐、加载中...、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24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