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塞钢:“一带一路”上的钢铁使者
访问量:44600

塞尔维亚当地时间4月24日,工人在河钢塞钢车间。李畅摄  河北日报记者 吴艳荣 贡宪云  4月29日,习近平主席复信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塞尔维亚籍职工,勉励他们为中塞友谊作出新贡献。习近平主席强调,斯梅戴雷沃钢厂的良好发展,是中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也是两国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  在多瑙河与摩拉瓦河的交汇处,坐落着塞尔维亚小城斯梅戴雷沃,有着111年历史的斯梅戴雷沃钢厂就位于这座城市。2016年4月,中国河钢集团收购濒临倒闭的斯梅戴雷沃钢厂,成立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逐渐使钢厂摆脱经营危机。  走出寒冬的百年钢厂,春色正好,生机盎然。  “目前,河钢塞钢的生产运营状况、技术指标等都达到钢厂成立以来最佳。”河钢塞钢运营总监瓦拉丹·米哈伊洛维奇说。  把濒临倒闭的企业建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河钢为什么行?  塞尔维亚当地时间4月23日至26日,记者在河钢塞钢进行了采访,从他们一直坚持的“三个本地化”中找到了答案。  利益本地化  ——赋予钢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8年来坚持把运营收益用于钢厂升级改造  在河钢塞钢厂区,新老烧结厂仅一路之隔。  新烧结厂,蓝色管道凌空飞架,白色厂房一字排开,外观现代时尚。而老烧结厂,厂房破旧不堪,设备锈迹斑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新烧结机是钢厂添的‘新大件’。”河钢塞钢执行董事宋嗣海说。他向我们介绍了该项目2019年7月24日开工时的情景。  这一天,开工现场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他跟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一起,将记录项目简要情况的“时间胶囊”深埋厂址地下。  武契奇在致辞中说:“这次改造对于斯梅戴雷沃市和周边村镇居民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在斯梅戴雷沃出生的孩子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未来有所保障。”  美好的希望已变成生动的现实。  新烧结厂2022年投产,炉料产能由过去每年137万吨提高到180万吨,粉尘排放量小于15毫克/标准立方米,远远优于40毫克/标准立方米的欧盟标准。  河钢塞钢的“新大件”,可不止这一件。  配备双蓄热技术的步进梁式热轧加热炉,百分之百使用高炉煤气,节约天然气消耗25立方米/吨钢。  8万立方米高炉煤气柜投运,提高了全厂高炉煤气运行的稳定性,煤气放散由过去的7万立方米/小时变为“零排放”。  持续加大环保和节能减排投资力度,实施绿色高效生产工艺改造项目,加快成长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先行者。2023年3月,河钢塞钢“用现代技术减少粉尘污染”项目荣获欧盟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联合颁发的“绿色议程”奖励证书,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在塞中资企业。  “塞尔维亚的骄傲”又回来了!  斯梅戴雷沃钢厂成立于1913年,鼎盛时期为斯梅戴雷沃市贡献了40%的财政收入,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上世纪末,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加上管理等因素,钢厂陷入困境,多方寻求出路未果。一家外国公司一度接手钢厂,由于无法扭转局面,数年后又将钢厂以一美元价格回售给塞尔维亚政府。  2016年4月,新的投资者河钢集团来了。  此时的钢厂,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中国人来了就能管好么?当时业界有不少质疑声。  同年6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河钢塞钢。“我们不需要拍胸脯、夸海口,而是要诚恳、严肃地兑现承诺。言必信、行必果。我们承诺的事情,包括引进先进技术、开拓更广阔市场、保障当地就业、惠及广大民生,一定要做到。”瓦拉丹·米哈伊洛维奇说,对习近平主席这番话,工人们报以热烈掌声。  牢记嘱托,不辱使命,一定要把钢厂救活!  恢复第二座高炉,提高粗钢产量,调整营销方案……宋嗣海回忆,那时候,9个人的中方管理团队每人每天睡觉时间不到5个小时,却依然干劲十足。仅用半年时间,河钢塞钢就扭亏为盈。  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利益本地化”让钢厂获得新生。  “我们对这个企业的改变是赋予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恢复它的活力,而不是短期行为。”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说。  实施升级改造。河钢集团对河钢塞钢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运营收益用于钢厂,包括扩大再发展、生产设施再完善等。  强化技术输入。河钢先后派出20个技术和管理专业团队、260多名专家多次赴河钢塞钢,从工艺、设备、质量等方面进行起底式专业诊断。输入具有河钢自主知识产权的26项行业领先技术,实施120余项技改项目,显着提升了钢厂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嫁接全球市场。把集团全球化采购平台——河钢国际嫁接到河钢塞钢,把全球最大的钢铁贸易和综合服务商——河钢德高导入河钢塞钢,钢厂产品由原中东欧市场逐渐拓展到西欧、美国、拉美等地。  河钢塞钢副总经理王连玺介绍,2016年以来,钢厂累计实现出口创汇约47.7亿欧元,连续多年成为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2023年,钢厂为当地贡献产值7.95亿欧元,占塞尔维亚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15%。  用人本地化  ——5000多名职工保住了就业岗位,“钢铁小城”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的工作与河钢塞钢有关  收购之初,河钢塞钢有5000多名塞方职工需要安置。  “会裁员么?”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所有塞方职工都在拭目以待。  “钢厂原有职工一个不能少!”8年过去了,回忆起当初中方管理团队的这一承诺,伊万·马特科维奇仍十分激动。  河钢塞钢坚持“用人本地化”,除了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首席技术官等由中方管理团队任职,河钢塞钢5000多名职工全部为留用的原钢厂员工,企业高管和部门负责人均由本地人担任。  河钢塞钢热轧车间生产经理伊万·马特科维奇是个“钢三代”,他的爷爷和爸爸都在钢厂工作了一辈子。  说起自己工作环境8年来的变化,他如数家珍。  过去,热轧中控室控制台按照粗轧、精轧、卷取等机组分别配备操作按钮,需要人工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而现在,随着智能化设施改造升级,复杂的工艺流程转化为数字模型,点点鼠标,就能通过电脑控制和查看轧机生产运行状况。  变化大的不光是设备,还有人的状态。  8年前,工友们每天早上起床,都会习惯性地推开窗户,看看钢厂的大烟囱冒不冒烟,只有看到烟了,他们才能安心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而现在,他们关心交流的重点变了,侧重分享所见所闻的好事、趣事,诸如哪里上了新设备,工资涨了多少,谁又出国旅游了。  曾经的提心吊胆不见了,5000多名员工重新建立了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  河钢塞钢一直将本地员工的培养当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2016年以来,他们为近2000名塞方职工举办15期赴华培训和9期境外培训,使河钢塞钢一批普通员工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  河钢塞钢废钢与二级原料采购部部长米奇是受益者之一。去年9月,米奇去中国参加学习培训,学到了不少新知识、新技能。  得知记者的到来,米奇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  米奇将安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新家打扮得漂漂亮亮。门口停着前不久购置的汽车。院子里的草坪上,放着休闲椅、女儿的滑梯等物品。屋内彩电、冰箱等电器一应俱全,智能扫地机器人正在充电。  这座气派的二层小楼,建设过程却一波三折。  米奇的房子2004年开始动工,因为钢厂连年亏损,米奇收入大降,建建停停,直到2016年上半年也没建好。河钢来了,职工的收入增加,银行愿意给贷款,几个月后房子就建成了。  一座钢厂幸福一座城。河钢塞钢不仅成功保住了钢厂5000多名员工的饭碗,也让斯梅戴雷沃这座“钢铁小城”焕发活力。  “斯梅戴雷沃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的工作与河钢塞钢有关,河钢的到来,让这座城市的失业率大大降低。”斯梅戴雷沃市前市长亚斯娜·阿夫拉莫维奇说。  文化本地化  ——尊重、交流、融入,让塞方员工“喜欢跟中国人一起工作”  河钢塞钢办公楼入口处,一个“萌萌哒”的挂历,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每个月份上的图片,都是河钢塞钢职工家小孩子的画作。蓝天、白云、绿地、树木、烟囱、高炉,他们画出自己眼中最美的河钢塞钢。有的儿童画作还用中文标上了“谢谢”。  每年邀请职工家的学龄儿童来钢厂参观、现场作画,是钢厂的传统。中方管理团队到来后,保留了这一活动,并进一步选出12张画制成挂历,发给职工,增强了职工和家人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  塞尔维亚当地时间4月24日上午,同事们为今年65岁的德拉古廷·拉伊科维奇举办了一个气氛热烈的退休仪式。  回忆起在钢厂40多年的工作经历,退休前任耐火材料部副主任的他激动得几度落泪。河钢塞钢总经理常金宝特意赶来,向他赠送了精美的中国内画,感谢他为钢厂的辛勤付出。  为退休工友举办退休仪式,是钢厂的传统做法,每次中方管理团队都积极协助筹办,并送上礼物表达谢意。  坚持“文化本地化”,河钢塞钢中方管理团队把“尊重”放在了首位。  “这里的人一般不加班,8小时工作之外不愿被打扰”“职工们特别注重休假,每年全家都会出去旅游”“他们信息化的办公流程比较完善,都习惯用电子邮件处理各种文件”……  谈到“文化本地化”,王连玺一口气说了很多当地人的习惯。河钢塞钢管理团队充分尊重当地的风俗和文化习惯,遵照当地的上班时间进行工作,妥善保留原有体制和管理模式,以最短的时间融入了当地。  厂办杂志因企业效益不好,一度停办。河钢集团接管钢厂后,塞文杂志《河钢塞钢》既出电子版,又印纸质版,讲述塞方员工的故事,宣传中方管理团队的经营理念,介绍中国历史人文,架起中塞双方员工沟通的桥梁。  河钢塞钢工程部的特尔斐洛说:“我喜欢跟中国人一起工作,在你们脸上我看到了河钢塞钢的美好未来,毫无疑问我的生活、我的家庭在将来也会更加美好。”  “三个本地化”,让河钢塞钢这个涵盖5000多名中塞员工的大家庭从成立那天起,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为钢厂的未来相互支持、互利共赢。  “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希望他们未来也能来这里就业。”伊万·马特科维奇说。  “等过完复活节,我将带着家人去希腊游玩。”米奇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一带一路”上的钢铁使者,为当地带来稳定的工作、幸福的生活。中塞铁杆友谊不断续写新篇,相信未来这样美好的故事,还会有很多,很多……  记者手记  架起中塞友谊的“钢铁桥梁”  吴艳荣  在2023年“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仪式上,“信”字在9个候选汉字中脱颖而出,成为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对河钢人而言,“信”字别具深意。  近日,作为河北日报特派记者,我第二次和同事启程赴塞尔维亚斯梅戴雷沃市采访河钢塞钢。一路上不时会想,距离上次采访已时隔6年,如今的河钢塞钢,会有怎样的新变化?  2018年,我第一次赴河钢塞钢采访。彼时,河钢集团收购濒临倒闭的斯梅戴雷沃钢厂仅2年时间,9个人的中方管理团队与塞方员工携手拼搏奋斗,带领钢厂起死回生,5000多人保住了工作岗位。  6年后再访河钢塞钢。历时4天的采访,我们参观了新厂房、新产线、新设施,多种绿色节能设备让人眼前一亮。塞尔维亚籍职工、供应商、当地居民以及政府代表,都对河钢塞钢绿色发展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此次采访印象最深刻的,一是8岁的河钢塞钢向绿而生的蝶变,二是稳定的工作带给员工平静幸福的生活。  河钢塞钢的变化,既有像新烧结机、高炉煤气回收柜这样的“新大件”,也有炼铁、炼钢、轧钢生产工艺的智能化升级。“钢厂的主要装备是20世纪70年代制造的,我们用8年的时间把生产线都优化了一遍。”河钢塞钢执行董事宋嗣海说。  这几年,河钢塞钢捧回一个又一个荣誉称号:2017年塞尔维亚最佳出口商、2018年度塞尔维亚顶级品牌、社会责任领域的重要奖项——2020年塞尔维亚“米萨·阿纳斯塔西耶维奇奖”……尤其令他们自豪的,是获得了欧盟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联合颁发的“绿色议程”奖励证书,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在塞中资企业。  面对中国记者的采访,塞方员工很乐意分享他们的幸福生活。白丽娜和丈夫都在钢厂工作,他们有4个孩子,是钢厂稳定的收入给了他们生儿育女的勇气;博亚娜说,她家孩子想去中国的哈尔滨旅游,下次休假赶紧安排;今年退休的德拉古廷·拉伊科维奇说,他家兄弟姐妹4人,整个大家庭有十几口人在钢厂上班,他们对现在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满意……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对河钢塞钢为什么坚持“三个本地化”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利益本地化、用人本地化、文化本地化,为河钢塞钢的成功运营提供了根本保证。  河钢集团按照“三个本地化”的原则进行运营管理,以双赢的思维与当地企业密切合作,让塞尔维亚人民感受到中国河钢的友善和坚决把河钢塞钢建设好的决心,为河钢塞钢融入当地社会打下了基础。  河钢塞钢架起了连通中塞友谊的“钢铁桥梁”,其成功实践对推动中国企业更好“走出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4月29日,习近平主席复信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塞尔维亚籍职工,不单让河钢塞钢员工深受鼓舞,更令全体河钢人倍感自豪、深感振奋。新征程上,更多“言必信、行必果”的故事必将在多瑙河畔上演,让中塞铁杆友谊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