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成果转化新路径 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海南模式”
访问量:13078

4月下旬,中国种子集团白鸡基地的水稻制种田迎来收割,其中一部分种子正是“重要热带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及杂交稻新品种选育”“揭榜挂帅”项目的试验材料。  “我们需要统筹协调8个来自不同科研机构的团队,一起围绕共同的主题开展研究。8个团队分散在三亚、陵水、广州等地,受不同管理水平、天气差异的影响,各自的材料收获情况也不同,去年因部分团队送材料不及时、检测结果汇总慢,导致项目错过了一个播种季,今年要加强调度把进度赶回来。”中种集团水稻产品测评总监周华透露,多团队作战对“帅”的协调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当前该团队通过引入项目助理、设定目标进度、组建网上工作平台、月度调度等机制,探索推进多团队聚而“融”、人员众而“合”,实现科研资源“攥指成拳”。  科技与企业是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主体,而推动和加强这两个关键主体的合作,是种业发展不可绕过的关键举措。先进的技术只有落到优秀的企业中,才能融合、开发、创新,培育出优良的品种。  2023年,在海南省科技厅与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中种集团与海南省种业实验室开展了“揭榜挂帅”合作,通过企业出题、院所出智、成果共享、利益反馈等相关的机制,有效盘活企科优势资源,推动种业科研成果转化。目前,中种集团已联合国内67家科研单位,围绕4大核心作物启动了多项计划合作项目,持续探索产学研新模式。  “揭榜挂帅”项目通过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目前玉米、水稻、大豆、蔬菜等品种佳音频出,有力助推“南繁硅谷”建设,加速培育整个种业行业新质生产力。  资源整合 推出优质种子  4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试验田内,一排排玉米实验材料迎阳生长。地里的玉米新材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徐妙云团队在揭榜挂帅项目“玉米抗倒伏基因挖掘及种质创新”的科研成果之一。  一直以来,中种集团致力于探索高效畅通种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路径,并加以深度实践。2023年12月,中种集团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集中双方优势资源,在基地、技术、平台、体系和人才等多方面统筹推进,围绕基地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新品种培育方向开展深度合作;在今年3月的中国种子大会上,中种集团主办“种业新型创新体系暨企科合作研讨会”,并与中国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签署品种合作协议。  市场导向 聚焦行业难题  科研人员先开展科研,再拿研究成果找企业谈合作,而后科企再协同进行商业化开发,这是传统科研成果转化的路径,而“揭榜挂帅”颠覆了传统科研的行为模式和考核模式。  “我们正在探索以‘项目需求企业化、项目管理闸门化、成果产出锁定化、创新激励市场化’为核心的创新型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构建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种业创新生态。” 中种集团科技项目执行部负责人陈欣透露,中种集团高度重视对企业“揭榜挂帅”项目的过程管理,定期对项目开展中间评估,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变化或者原有技术路线落后,需要改变研究内容甚至终止项目,可以通过闸门评估及时调整,由此确保项目研究方向始终围绕企业需求和产业导向。  制度创新 直击转化痛点  科研单位应用性成果转化慢一直是企科合作的痛点,很多专利、品种并没有得到转化推广应用。“揭榜挂帅”项目通过知识产权归属及其商业化的约定,确保了项目成果第一时间可以产业化,解决了科研和产业两张皮的问题。  “科技创新包含了从基础研究到成果商业化的全过程,我们结合‘揭榜挂帅’等模式,推出‘先投后股’等创新型经费支持模式,营造‘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良好产业氛围,助推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转变为新质生产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副局长李丕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