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五四 高中生原创广播剧上线
访问量:4081

同学们投入地排练广播剧 采访对象供图    相比短视频和Vlog,对如今的05后高中生而言,“广播剧”稍显陌生。但是,一次偶遇让上海市敬业中学又新戏剧社的同学们对它着了迷。这个假期,同学们的原创广播剧《五四风云》正式上线,用这种他们眼中“复古”的方式,向105年前的五四运动致敬,也向青春致敬。   敬业中学德育副主任、又新戏剧社负责老师袁凌蓉介绍,学校历来有评选“敬业好声音”的传统。除了歌声,还有什么形式能够展现声音的魅力?社团活动上,老师为大家播放了自己儿时熟悉的《刑警803》系列广播剧,充满悬疑的剧情和演播者富有表现力的对白,一下“击中”了少年们的心。今年恰逢五四运动105周年,4月起,从剧本创作、选角、录音、音效制作……在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胡云飞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开始DIY一场“声音的盛宴”。   一次次查找书本和影视资料,走进历史现场;一次次请教历史、语文、政治等相关学科老师,确认每个人物细节,最终,同学们决定将巴黎和会作为故事起点,近十次修改文稿,并在五四前夕完成两集广播剧的制作。第一集讲述巴黎和会上,几位中国外交官扞卫国家尊严时紧张严肃的谈判场景;第二集则描绘无数青年学生为反对割让青岛而上街游行的热血场景,每集近20分钟。   “1918年,硝烟弥漫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尘埃落定,中国,这个东方的古老大国,获得了一次洗刷沉积半个世纪的屈辱与苦难的契机。1919年1月,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里,几位中国人背负着使命与期待,在这里聚首……”高一女生单思慧大气沉稳的旁白,将听者引入百余年前波谲云诡的巴黎和会现场。“我们将故事的时间线压缩在一天内,让情节更加紧密。”剧本创作者、高一男生毛乐洋坦言,为了避免使用大段的旁白,他在剧本中创作了大量的对话。“会议后法国与日本的交流”“梁启超夜访顾维钧”等情节,在历史上可供查实的史料少之又少。但为了叙事的推进,也为了能够带来更强烈的戏剧冲突,他自主创编了一些细节,并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如何通过自己的声音,让那些历史书上的人物“立”起来?同学们下了不少功夫。高一男生陈胄宇扮演当年的外交使团成员王正廷。“面对中国外交使团不被重视的情况,他爱国心切,在剧中,有很多带着愤怒状态的台词。在配音的过程中,我会想象自己就处于当时的情形,来更好地代入角色。”陈胄宇的嗓子比较薄,为此他会提醒自己把声音沉下去,在“发怒”时听起来不至于太尖。   高中生学业繁忙,录制便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在学校演播室完成。由于只有一个话筒,几十名同学之间的合作,考验的是彼此的默契。为了还原五四运动声势浩大的场景,同学们决定主演人员靠近话筒,其他人员分别在后面,通过声音远距离传输营造一种现场的真实音效氛围,再通过后期的细节调整,去除杂音,校准音量。广播剧中需要模拟脚步声、开门声等各种音效,大家将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在寻找秒表配音的时候,有人找到了家里的555台钟,用开关台钟面板的声音来模仿,但发现过于沉闷。之后,我们又找了一个小盖子,发出了带有金属的‘叮’的声音。”高一男生刘宇轩说。   同学们的热情和创意,让老师们欣慰。袁凌蓉告诉记者,大家已经计划好,今后能争取每个学期都推出一部广播剧,围绕重大历史事件展开创作,引导如今的年轻人用他们钟爱的艺术形式,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料。本报记者 陆梓华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广播剧原创、来自于:上海、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