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有我】新质生产力助推粮食产能提质增效的三个着力点
访问量:394

粮食是万民生命之所系。保障粮食安全,首要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安全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收。但由于受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粮食产能难以实现高位突破的目标。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为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提供了新的实践思路,赋予了新的发展动能。以新质生产力助力粮食产能的提质增效,从供给端发力,统筹粮食产能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注入源头活水,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定供给,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科技增产: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给粮食产能提质增效插上科技的翅膀  藏粮于地提产能,藏粮于技增效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显着进步。但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农业机械装备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农业产品产量高利润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难度大。科技创新是提高粮食产能的根本途径,以农业科技为驱动,向科技创新要兴粮稳产,为粮食生产赋能添智,深入挖掘粮食产能提升的空间与潜力。  助力粮食生产设施的智能化转型,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粮食产能的提质增效离不开基础设施的转型升级。一是要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研发并应用精准化农业机械、构建智慧农场,让无人机变为新农具,将卫星遥感技术、云计算、AI图像识别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应用于智能农机装备中作为科技支撑,为自动化灌溉与除草、智能收获机注入新质生产力,实现从精准种植到智能收割的耕种收机械一体化。二是搭建良种与良法配套、农机与农艺融合的综合技术类型,这不仅在实践上为促进粮食产能提质增效创造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也在理论上将技术创新与传统农业相融合,实现了农业发展理念的全方位转变,推动了粮食产能提升模式的革新,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实现粮食增产提质降本增效。  构建全覆盖智能粮食生产体系,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实现粮食产能的提质增效,保障粮食生产全链条低损耗是必要之举。一是建设智慧农业数据管理平台,培养增产技术。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技术,促使粮食产能的提质增效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实现对种子的土壤湿度实时探测、病虫害的精准监测、自然灾害及气象类型的提前预警等智能化治理模式,减少自然风险造成的粮食产能下降;二是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强化种业创新。重点研发高产、抗旱耐涝、耐病虫害,具有强抵御自然风险能力特性的品种,同时要注重土壤改良,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走防灾减损的增产路径。  教育助产:以教育助力粮食产能的增产增效,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藏粮于技,先要授农以技。在大国小农的特殊农情下,我国粮食生产受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和传统小农意识的制约,限制了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如何突破梗阻,有序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是实现粮食产能提质增效的关键。以教育为着力点,重视培养和发展更具规模性、集约化、更富有专业度的农村经营队伍,为粮食生产经营方式转型升级注入新质生产力。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缓解“谁来种地”问题。教育是创新生成的策源地,农民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以新质生产力助推粮食产能的提质增效,关键在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粮食生产端供应“新农人”,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粮食生产提供内生动力,需要从农民对于原有农业主体的思想转化和提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入手,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一是增强主体思想意识,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广大农民群众是粮食生产的参与者,因此,充分利用各类媒介精准投放教育培训信息,提升农民主体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了解与认知;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农村经营主体作为农业技术专项培训的领头雁。二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加粮食生产人才储备。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如农科所、农业院校、职业院校等社会力量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中,对农民开展进行系统的数字技能培训,建设粮食生产技术在线培训平台,虚拟现实技术和远程教育等现代科技手段;设立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和培训中心,提供实地教学和实践机会,着力于从生产技能到经营管理,再到技术创新的综合技能培训,铸造完备的培育路径,提升农业生产者数智技能。  推动现代农用机具的普及与应用,缓解“怎样种地”问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藏粮于技”是关键。推动现代农用机具的普及,并覆盖粮食生产阶段到产后阶段的全过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也有利于推动粮食生产的高效性、智能性,如“互联网+农机”的智能农机、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具、网络信息技术等新质生产力的广泛运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离不开对科技化、现代化的农用机具。一是开展现代农具认知专项培训,着力于授农以具。为农户普及智能农机的操作与运用知识,促使农户跳出传统农具的认知局限,引入现代化配套设施,完善基层技术服务体系,鼓励农技用上新装备、掌握新技术。为粮食产能提质增效筑牢科技基础,助推粮食生产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升。二是加强实践环节,落实智能农具使用技能。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实地实训等方式,培养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多产粮、产好粮筑牢实践基础;同时创新培训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传媒,为现代农用机具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  人才强产:紧紧抓住“种粮人”这一核心要素、在人才引领上勇挑大梁  让人才“软实力”,成为粮食产能的“强动力”。要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生产首先要解决好人才技术的问题。长期以来,粮食生产管理面临人才数量不足、素质偏低等问题,为有效破解提升粮食产能的关键人才供给困境,亟须组建一支知农爱农的创新型实用人才队伍,为打通束缚粮食产能提升的堵点卡点注入新质生产力。  向粮食原产地选派科技特派员,打通科技强产“最后一公里”。选派能长期扎根乡村、练就过硬本领的农业科技人才下乡指导,提升基层农民科技素养,以高层次农业科技储备推动粮食产能的高质量发展,逐步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一是加大科技特派员激励力度,完善激励机制。科技特派员可享有优先职称晋升、成果收益分配等激励策略,推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激发人才队伍的创新活力,推进先进科学技术与粮食产业实际深度融合。二是加大选派人员规模,拓宽选派渠道。鼓励有高层次科技素养的农业科技人才参与粮食产能提质增效的创新与研发过程,如招募或扩大选派来自高校教师、科研机构、职业院校以及科技类企业的科技人才,同时引导并鼓励高校学生、退伍军人、退休技术干部、返乡农民工等参与其中,不断壮大助推粮食产能提质增效的科技特派员队伍。  吸引区域青年返乡就业,让粮产人才队伍稳下来。鼓励更多年轻人返乡就业,为打造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后备力量,缓解粮食生产端基层农业技术人才断层问题。一是加大人才资本投入,保障人才引进来。鼓励粮食生产类专家、技术人员、企业家等人才返乡就业,政府应联合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农村经营主体,为返乡青年和本地农户提供创业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为提升人才返乡积极性提供完备的物质条件,提升返乡人才的归属感。二是建立并优化培养机制,保障人才留得住。各级政府应加大数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引进人才薪酬标准,设置奖励基金,让创新型数字人才队伍稳下来。同时,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鼓励涉农电商平台开发关于粮食产能提升的开放式线上教学平台,扶持“种粮人”培养创新思维,一起为推动粮食产能的提质增效注入人才活水。  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个着力点为抓手,打通束缚粮食产能提质增效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的新型生产力向发展粮食产能顺畅流动,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粮食产能提质增效的新动能和新优势。既有效突破传统粮食生产理念,摆脱传统的发展路径,也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带来新模式、新思维、新动能,催生更高科技、更高效能、更高质量的社会生产要素,真正让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成为粮食产能提质增效的“最大增量”。  总之,产能是产量的基础。拥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才能确保实现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的目标。针对我国粮食供需还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的困境,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要稳步提高粮食产能,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引领下,未来亟需多管齐下,在粮食生产问题上坚持立与破,既要“立”在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也要“破”在突破传统技术、管理理念、经营主体等限制性因素,以科技、教育、人才三个要素的良性循环为着力点精准施策,依靠良田良技良法良人,有效激发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产能提质增效的内生动力。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粮食安全教育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研究”;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研究”】

关键字 :、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