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0.19万亿元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访问量:31692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前4个月金融领域相关统计数据。4月末,广义货币余额达到30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2%;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389.9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同时,前4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19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73万亿元,均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继续保持稳固,信贷投放量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合理的融资需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  从增速来看,4月末货币总量同比增速较3月末有所放缓,但不必过分夸大影响。背后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有关部门在主动“挤水分”。一季度,国家统计局调整优化金融业增加值的季度核算方式,由主要参考存贷款规模转向更多参考银行的利润表指标。新的核算方法短期难免带来“挤水分”的扰动,使得货币供应量、贷款总量的增长放缓,但从长期看,优化核算方法将促使货币信贷总量和金融业增加值数据的增长更扎实,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循环周转效率,从而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近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对银行通过手工补息进行高息揽储的行为进行规范治理。  实际上,在3月末M2余额突破300万亿元关口时,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曾指出,当前庞大的货币总量增长可能放缓,数据上会有扰动,不宜简单作同期比较,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减少,真正需要资金的高效企业反而会获得更多融资,是金融支持质效提升的体现。相关部门将加强对资金空转的监测,完善管理考核机制。未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有效需求恢复、社会预期改善,资金沉淀空转的现象也会缓解。  以今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数据为例,一季度末,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绿色贷款余额均保持较高增速,分别同比增长23.6%、20.3%、35.1%,绿色贷款一季度增量创历史新高,显示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结构更优、质效更高。  下一阶段,金融领域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效、提振消费仍是发力重点。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落实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要。  风物长宜放眼量,短期金融数据的扰动对经济和市场的影响不必过分夸大,应正确认识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变化,保持合理的融资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期来看,随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作用,金融业势将步入更加健康的发展新常态,也将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字 :、实体经济人民币社会融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