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影说哲学 为充盈思想提供“热水”(图)
访问量:300

转自:天津日报

推荐理由:《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能够预判越狱后的生活会比狱中更好吗?《楚门的世界》中,电视公司的谎言为什么注定会被戳穿?《新蝙蝠侠》中,蝙蝠侠能借助战衣滑翔,为什么站在高楼顶部仍会犹豫?《让子弹飞》中,应当由谁证明六爷吃了几碗粉?  存在主义、犬儒主义、伊壁鸠鲁主义、本体论、身体图式、译不准原理……用哲学讲不明白的,拿电影一讲就懂。复旦大学哲学教授徐英瑾从电影切入,以浅显幽默的语言,通过40多部电影的情节阐释了20个哲学命题,帮助我们从理性的角度,理解复杂而多变的人生。  电影《黑客帝国》展现了一个可怖的景象:人类的感官都被一个叫“母体”的巨型计算机系统控制,这个系统以特定的电流刺激人类个体的大脑,制造出一个虚假感官世界。发现了这一点的人类精英则联合起来,与之战斗。  这显然是对近代哲学家笛卡尔、美国当代哲学家普特南的思想实验的具象化展现。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推出了一本以电影说哲学的好书《哲学的二十个夜晚》。书中对此提出疑问,那就是机器、人工智能与人类博弈,乃至制造幻象的意义是什么呢?  但如果大多数人感受的体验出于假象制造机制,这背后有另外一群人,目的在于垄断生存资源,通过奴役被操控者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就说得通了。  另一部电影《楚门的世界》就很好地展现了这一点。在《楚门的世界》中,楚门从小被人收养,完全不清楚自己的生活就是真人秀肥皂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楚门慢慢发现自己所面对的世界多少有点不对劲,最终经过艰苦的努力走出了“楚门的世界”。  徐英瑾解析指出,《楚门的世界》中,博弈双方都有真实的博弈动机:制片商试图掩盖真相,制造幻景,借以奴役楚门以渔利;而作为另一方,楚门本人则希望走出这样的被操控、被奴役。  那么,在这样一个力量完全不成对比的博弈中,为什么楚门会获得胜利呢?徐英瑾指出,这是因为制片商在不断违背规律、真理,尤其是挑战了一项哲学定律——“构造一个系统的、关于世界方方面面却不包括任何逻辑矛盾的虚假信念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楚门随着成长,在具备了必要的认知思考能力以后逐渐发现了很多不合常理的问题,比如小镇上的居民总是同一批人,总是重复着程式化举动,楚门读了报纸知道,美国人喜欢到处旅游,但为什么不来这个小镇旅行呢?而为什么小镇居民,包括楚门自己又不能出门去别的国家旅行呢?  加之楚门在路上碰到了自己本应该去世已久的父亲,还有就是自己的妻子每次说话的时候,就会突然转向房间的某个方向念广告。此外,楚门在路上曾险些被一个从天而降的探照灯砸中,但摄影棚才会有的探照灯怎么会突然从天空坠落呢?  书中指出,“撒一些小谎”与“在任何事情上都撒谎”有着巨大差别,但一般而言,只要谎言在整个信念系统中的占比上升,维持整个信念系统自洽性的难度、挑战就会随之上升。电影《乔乔的异想世界》中就讲述了受到纳粹意识形态影响的德国小朋友乔乔,曾坚信犹太人不好,而当他与母亲藏在阁楼里的犹太少女接触后,原先的认知就开始坍塌。  这本书借助电影《十二怒汉》阐述了我们应当如何讲道理。讲道理,其实也可以理解为辩论、辩护。本书作者指出,正确讲道理、辩论的规则,首先就是悬置自己的情感,进行理性分析。其次,要就事论事,不要偷换论题。第三,不能循环论证,也就是将自己想要论证的论点本身作为论证的前提或论据。  电影、戏剧作为特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在很多情况下无论编剧、导演、演员的主观意图如何,都必须尽可能符合上述三条规则,否则就会呈现出比较牵强而难以被观众接受的状况,或者一时赢得掌声,但是会进一步引发争论、批评的情况。这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强的启示。如书中所说,很多人在讨论中沉溺于情感,无法纳入理性讨论,但这只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而无法真正赢得认可和合作。而有的人热衷于循环论证,比如笃定某个明星、某个球队、某个公司非常坏,非常想要赢,但自己又不具备能力去进行艰苦的证据搜集工作,直接凭想象跳到想赢的结论。  正如本书作者所说,哲学论述、原理、判断往往与人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学哲学、用哲学对于指导人改善认知和行为,乃至提高思维水平有很大帮助,但是哲学的系统性与可推理性又决定了为何哲学文本都很抽象。所以,哲学理论、哲学家提供给读者的往往是“奶粉”,“要冲泡出思想的奶水,还得读者自己动手”。这本书借助电影、书籍、生活故事对哲学的阐释,就是为“冲泡奶粉”提供“热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楚门哲学电影热水哲学家、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