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绿色航运发展报告发布,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节点提前了50年
访问量:26345

4月22日,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中心发布《2023全球绿色航运发展报告》,系统总结了当下全球航运业绿色发展的情况,希望为港航企业决策提供支撑。  报告指出,全球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政策趋严。2023年,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明确到2030年,国际航运单次运输任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8年平均减少40%及以上,温室气体零排放或近零排放的技术、燃料或能源占比至少达国际航运所用能源的5%,力争达到10%;到2050年前后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相比2018年通过的初步战略,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节点提前了半个世纪。  根据英国造船和海运业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的数据,2023年,全球使用清洁能源的船舶约1800艘,占全球船舶总吨位的6.3%;其中使用液化天然气、电池/混合动力、液化石油气、生物燃料、甲醇、乙烷、氢能源的船舶分别1053、496、114、104、28、22、8艘。  截至2023年底,全球清洁能源船舶订单累计约1600艘,占船舶订单吨位的50.3%,超过2022年初的33.8%。LNG、甲醇、LPG船舶分别902、223、92艘,分别占船舶订单总吨位的36.9%、9.3%、1.9%,电池/混合动力、乙烷、氢燃料、生物燃料、氨燃料船舶分别为325、44、22、19、6艘。  目前,促进航运业减排的机制逐步建立但不成熟,同时船舶减排技术丰富多样,因此,航运业绿色发展并没有统一的路径,而是各自探索自己的道路。  以2023年位列前五的集装箱班轮公司为例,地中海航运侧重于LNG燃料船,马士基侧重甲醇燃料船,达飞和中远海运则综合考虑LNG和甲醇燃料船,而赫伯罗特主要进行船舶发动机改造以使用甲醇燃料。  港口方面,2023年,全球各大港口持续推进绿色智能港口建设,积极推动清洁能源使用。新加坡港、鹿特丹港、上海港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加注,并且均已实现船用甲醇燃料加注。其中,上海港LNG加注量首次超过新加坡港;汉堡港启用“汉堡可持续能源中心”;洛杉矶港致力于促进船舶岸电使用;宁波舟山港、天津港、青岛港大力推进港口风光储能项目……  发布会现场,航运产业链上的企业负责人探讨了绿色航运趋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挪威船级社中国技术中心合同前技术支持经理李凌表示,新型燃料的应用将带来新的产业机会,但新型燃料的供应链安全需要保障,同时新型燃料应用需要发展新技术,也需要法规及监管体系的革新。  上港集团能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罗文斌认为,新型燃料的应用为上海港带来新机遇。上海港积极保障船公司多样化的能源需求,截至目前已完成50余万立方米的船用LNG加注,并且完成了国内首次船对船同步作业绿色甲醇加注。  马士基有限公司政策法规事务总经理石应同指出,从近期来看,甲醇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绿色燃料。虽然远期看绿氨可能更有前途,但氨燃料发动机技术还不成熟,并且氨有毒性,还要解决安全性问题。  在绿色甲醇生产方面,马士基认为中国很有潜力。过去中东是化石能源生产基地,也许未来绿色燃料可以以中国为主导。  必维国际检验集团大工业事业群氢能业务总监刘忠勇担心成本问题。“我接触的8个绿色甲醇项目都选址东北,以当地的生物质为原料,生物质在东北一年就一季,产量有限,大家都来抢,控成本是巨大的挑战。”他说,未来绿色甲醇产业规模要突破,还得依靠电制绿色甲醇,即通过绿电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绿色甲醇,但电制绿色甲醇目前没有一套完整的认证体系。  刘忠勇建议,中国可以积极参与标准制定,从实际出发,适当考虑经济性和可行性,因为如果电制绿色甲醇认证过于严格,成本下不来,就不可能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