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meme会成为烂梗吗?
访问量:6456

转自:荔枝锐评  你最近有被一群奇奇怪怪的小猫刷屏吗?或是委屈地似乎叫着“馄饨辣辣滴”,或是顶着一张厌世脸看起来对什么都不屑一顾,或是满脸问号地问你“啊?啊???”

几只小猫,几行文字对话,再配上洗脑的bgm,这样的视频“硬控”了无数网友。

图源网络,下同  bilibili平台@噜咪啦官方一周涨了10w粉丝、@中国海事产出两条百万播放视频……这款名为“猫meme”的短视频创造了自媒体界的涨粉神话,在诸多平台贡献出百万播放量甚至点赞量的奇迹,被贴上“流量密码”的标签。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已经看腻猫meme了。“的确有好作品,但绝大多数都是无意义的审美疲劳。”所以,猫meme在未来的发展究竟如何?可能被拉下神坛,变成烂梗吗?  猫meme审美疲劳,出现于很多“大V”利用这个流量密码进行自我宣传之后。宣传视频的故事线通常非常简短,主要表现“00后”运营和领导在视频制作上的爱恨情仇,类似这种内容很容易“煽动”年轻人情绪从而点赞关注,除此之外的信息量非常少。叙事是破碎的,信息是空洞的,即使有所谓“蓝V”认证,仅仅追随大众的喜好批量产出内容,这未必不算一种投机取巧。

可以看到,如果缺少故事性的叙述,再丰富的视觉语言也会变得单调贫瘠。这种缺乏深度和创意的重复内容让观众逐渐感到乏味,进而对整个猫meme产生抵触情绪。充满妙趣的视听语言的确能在前五秒抓住眼球,但能否让用户产生“看下去”的欲望,还是需要精心打磨的内容。  猫meme这种叙事话语本质上迎合了人们的感官欲望,信息获取被视听体验隔绝,完整的叙事线索被分割。这种本身就带有去总体化倾向的叙事方法,一旦被滥用,视频背后的文学客体将支离破碎。  猫meme的争议,本质上是我们对互联网可流行的、健康的叙事语态的讨论。可流行的内容一定要注入“梗”吗?有“梗”的内容一定是不健康的吗?  笔者认为“梗”是某些可以被反复引用或演绎的经典桥段、典故。梗是一种注入内容的叙事形态,不可能成为内容本身,梗说到底还是被喜闻乐见的文化共识。内容创造者想要流量,不可耻;用喜闻乐见的流量密码来吸引流量,更不可耻。梗会不会被用成“烂梗”,归根到底还是创作者的态度和内容的深度。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终将被观众厌倦;但若能不断创新,融入真实、有深度的故事情节,梗依然会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和存在的价值。

让我们回顾猫meme诞生之初,它一定是个非常优秀的创意。有网友表示:“第一个发明猫meme的人一定是个天才!”猫meme里,猫猫们的表现都有很强烈的“拟人”色彩,年轻人们用猫猫们来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用幽默消解那些经历中的痛苦与低落,将内容娱乐化的“质”和“度”做了完美平衡。每一个猫meme视频的背后都是真实存在、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们,是他们平凡但不寻常的人生,也让捧读生命的观众们在繁忙的日常中找到了一丝慰藉和放松。  思想的厚度,反映的是文化的厚度。Meme一词起源着作《自私的基因》,代指的正是人类的文化基因。梗的背后,是我们文化的厚度和每一个生命其独特而丰盈的质感,让一种种表达方式在短视频时代绚丽绽放,而又富有共鸣。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猫叙事小猫流量猫猫、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