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ADP平台 奥迪与上汽迎来标志性节点
访问量:3988

5月20日适合表白与秀恩爱。但成功的表白,一定是情投意合、水到渠成。从这个标准出发,奥迪与上汽当日宣布深化两者的合作,似乎很合适。这一天,上汽奥迪以“美美与共,共启新篇”为主题,共同发布了ADP智能数字平台。该平台上,将诞生奥迪与上汽合作规划的多款智能电动新车。

上汽奥迪成立3年备受销量所困。去年12月份,单月销量突破7000辆,达到历史高点。双方都互相认定,奥迪与上汽,必须为长期合作关系投入更多的战略资源。真正“深化合作”的官宣在去年7月,彼时双方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时过10个月,终于可以宣布合作重大进展。

当天,双方并未公布ADP平台的相关技术细节。但发布会上,奥迪宣布了大众高管宋斐明出任该项目CEO。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事安排。

对于产品线+技术线项目,一般少有CEO一职。即便在大集团之下可能有多个业务CEO的任命,但至少是BU或者BG才会设立。这表明,上汽奥迪将该项目视为核心业务,甚至可能统领未来所有产品线。这样一来,由服务大众25年的宋斐明出任,就顺理成章了。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在该项目中,奥迪、上汽和上汽大众三个团队协作,必须有一个超越部门的高管去统领协调,从这一角度,设立CEO也是合理的。

在这样“超组织”架构下,最重要的是提速。现在采用高效扁平化的组织形式,采用数字化开发工具,采用IT式的项目开发理念,现在上汽大众已经将项目开发周期从36个月提升到24个月。但对于上汽奥迪的“一号工程”而言,这个速度还应该提升,速度和效率由本地化的上汽大众来主导,而宋斐明的任务,是确保奥迪的DNA不会流失,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建旭表示,“奥迪就是奥迪,…他在项目中拥有一票否决权。”这也意味着,奥迪携上汽之力在中国推出的新能源车型,依然是奥迪基因,价格应该可以想象。

其实,双方共同在新一代数字化平台基础上开发新产品,此前一直按照2026年平台落地来规划。现在“平台落地”不作为考核节点,而基于ADP平台的首款新产品,敲定在2025年上市,相当于计划提前了一大步。

在当前智能驾驶和E-E架构数字化快速发展的行业背景下,奥迪想抢先机是没机会了,但在某个时间点入手,瞬间能拉平甚至领先届时的行业前沿,就将重新赢得产品线、技术力的主动权,进而赢得品牌发展的主动权。

瞄准全栈3.0、据悉,上汽旗下的零束科技团队,将在ADP平台开发中扮演关键角色。虽然开发节奏求快,但上汽奥迪没有使用零束科技的货架产品。此前,智己和飞凡多款量产车,已经搭载了“零束银河”全栈1.0技术。而奥迪携上汽共同开发的电动车将搭载全栈3.0技术,号称实现“舱、驾、算、联”四域向中央算力集中。

无论是宋斐明,还是零束科技CEO李君都没有透露ADP平台的细节。虽然贾建旭透露了“digital mobility companion”等描述,尚无助于外界对ADP平台加深了解。

可以猜测,该平台很可能未将算力完全“中央化”,MCU和ECU模块尽可能地减少、合并,但未完全取消。这意味着和华为推出的解决方案有相似之处,但和零跑等创业企业的思路有比较大的差异。

这个猜测的合理性在于,全栈3.0技术,对1.0和2.0继承性比较好,也由此保证了工程周期和系统的设计可靠性。这也是上汽和奥迪的高管们表现出很强信心的由来。

如今的合资合作框架,已经从外方单纯扮演技术输出的角色,变成互有授权、共同开发,各方角色趋于平衡。奥迪负责产品整体设计、底盘等机械部分,而上汽负责E-E架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虽然后者在产品力当中地位日渐突出,但奥迪方面仍然把控产品调性和风格,不能说哪个角色更吃重。

互补拼图、跨国品牌在电动车领域的技术在华不占优势,ADP平台衍生的一系列电动化和智能化产品,显然被寄予了扭转经营局面的期待。基于此,奥迪与上汽对这次发布会高度重视,相关高管悉数到场站台。

从全球运营的角度,奥迪和奔驰、宝马营收、利润不在一个段位上。2023年奥迪在中国的交付量,相对奔驰和宝马交付量落后不多。在价格体系上,奥迪付出的代价比这两家都要大。但是,中国业务在各自盘子中的占比,奥迪又是最高的,即中国市场对奥迪而言更重要。这个时候,奥迪存在内生动力,对中国市场进行更大力度的投资。

奥迪的两个中国伙伴一汽与上汽,个中纠葛,关系微妙。一汽奥迪成立时间长,产品线完整,积累的用户和市场声望,都不是上汽奥迪所能够相比的。

如今官宣新平台和新产品线,联想一汽奥迪的PPE平台及年底交付的首款产品,双方会不会产生直接竞争,这是上汽奥迪必然要考虑的。

贾建旭并未直接回答该问题,他用本次活动主题“美美与共”,试图阐释奥迪旗下多个平台和产品线,可以共存,可以各擅胜场。这些表态不能说完全务虚,他也提到了诸如“定位错开”、“差异化”等描述,同时暗示ADP平台的产品更高端。而“高端”的定义,很大程度上要由数字化和智能网联等元素来定义,留给大家想象空间的是,这些新的价值元素,如何与奥迪品牌的调性统合。

奥迪在中国一直试图完成双轮布局,完善双合作伙伴体系。这和大众的思路是一致的。只不过上汽奥迪出生太晚,没能赶上中国汽车市场跨越式发展的浪潮,以至于品培育初期,就陷入苦战。

这次加深战略合作,从奥迪角度要补齐中国业务的短板。在技术能力已经具备的情况下,希望中方将业务拉起来。而上汽集团亟需开辟新的增长点,也有充分的动力强化与奥迪的合资业务。毕竟,奥迪作为一线或者准一线豪华品牌,对于上汽集团的品牌拼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原则上的共赢互信,到进入更高层次的紧密战略协同,5.20可能是奥迪与上汽合作一个转换的标志点。但接下来诸如渠道等执行层面,可能还将是一个艰难的沟通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