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经济”何以花期更久
访问量:641

“赏花经济”何以花期更久  “五一”期间,昆明满城尽开蓝花楹,展现出“如梦春城”的浪漫场景。盛开的蓝花楹,成为顶流网红;紫色蔓延的教场中路,成为网红打卡点。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教场中路人流量约60万人次。  蓝花楹的走红,得益于社交媒体的强大传播力。但昆明与蓝花楹的缘分,最早却可追溯至1984年。这一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通过种子交换从阿尔及利亚获得约10粒蓝花楹种子,之后进行播种育苗。2003年,五华区引进240余棵蓝花楹至教场中路,在持续补种下,这里逐渐成为紫色的海洋。于游客而言,无论是邀约三五好友,还是与恋人携手,抑或是独自前来游玩……教场中路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打卡点,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紫色浪漫”。  蓝花楹走红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也是及时行动、积极作为,努力围绕蓝花楹做文章。比如,穿上梦幻“外衣”的双层赏花巴士、像蓝花楹的文创雪糕、蓝花楹冰箱贴等创意层出不穷;再比如,从2019年开始,昆明市五华区以教场中路为依托,融合历史、文化、艺术等元素,举办蓝花楹文化艺术节……在各方努力下,如今的蓝花楹,俨然有成为昆明文旅新名片的态势。但蓝花楹花期短,再加上信息时代公众的审美疲劳时间更短,蓝花楹如何从网红走向长红,的确值得思考与探索。  一方面,文化效应要持续打造。蓝花楹有花期,这是现实情况;但文创产品却是长期的,没有时间限制。近年来故宫文创的火爆,证明了这一市场的大有可为。对蓝花楹来说,除了已有的文创产品之外,还应积极开发更多更具备传播性、贴近性的文创产品,积极打造独属于自己的文创IP。同时,蓝花楹的周边产品与体验也应不断加强,让游客们有更多沉浸式体验的机会,不断强化玩和乐的体验,让文旅新花样层出不穷,让蓝花楹从一时的走红走向全年红、年年红。  另一方面,经济效应也及时跟上。有一个数据值得剖析:2022年,蓝花楹市集一个月线下销售额为150万元:2023年这一数据为300万元。相比起上百万的人流量,这些数据足以证明:蓝花楹带来的消费力尚未被完全激发。这方面,可以学习淄博,从办证到修路、从招工到贷款等多个环节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帮助周边商家抓住机会,并积极维护好消费环境,保持好口碑。此外,公共服务保障也要做到位。蓝花楹的火爆,势必带来人流、车流集中等问题,那就需要从交通安全、路线指引、文明观赏、医疗服务等多个维度进行保障,给游客以更好的体验,只有让游客们玩得开心、安心、舒心了,其才会从“到此一游”变成“下次再来”。  花有花期,人有审美疲劳,因而,将蓝花楹打造成昆明的“长红”名片,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期待相关部门能借鉴学习优秀的经验,不断创新工作、宣传的方式方法,做好“蓝花楹+N”的文章,让蓝花楹带来的“紫色浪漫”释放出更大的魅力,为云南文旅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更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