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接下来用三年时间 吉林将完成这些大事儿!
访问量:3632

央广网北京4月22日消息4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场发布会,围绕“在新时代吉林振兴中实现新突破”作相关情况介绍。

资料图:吉林长春,东北亚博览会首设现代装备与新能源合作馆,展现绿色智慧生活  将用2至3年时间推动国有企业资产增长50%  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介绍,近几年,吉林国企改革扎实推进,企业运行稳中向好,发展质效得到不断提升。对照中央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的要求,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吉林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目前,吉林正在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将用2至3年时间,推动吉林省属国有企业资产增长50%,营收和利润实现翻番。  胡玉亭表示,一方面,推动战略性布局和专业化整合。加快国有资本向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向大农业、大旅游等优势产业集中,向基础性、保障类、民生领域拓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安全方面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将增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引领力。支持国企牵头,产学研用结合,组建创新联合体,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拓展应用场景。  此外,将完善治理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吉林创新国企监管考核机制,推行企业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压减企业层级,优化股权结构,推动企业“脱胎换骨、健身强体”。

我国东北首个新能源汽车电池基地位于吉林长春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 对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一轮“智改数转”  会上,吉林省副省长李国强介绍,吉林的全面振兴,根基在工业、优势在工业、潜力也在工业。吉林在去年工业增加值6.8%的高基数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实现了10.4%的高增长,尤其是一季度,一汽集团产销在全国都是第一名,主要得益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抓住了“三个关键”。  第一个关键,搭上了“智改数转”列车。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未来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吉林把“智改数转”作为工业领域的一号工程,每年拿出数亿元资金,加上金融单位助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让每个企业,无论是单独的生产线还是整个生产车间,都可以梯度进行“智改数转”,目标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对吉林省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一轮“智改数转”。  第二个关键,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这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举措。吉林重点培育了十大产业集群,包括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千亿级碳纤维集群、玉米生物制品集群以及7个产值超千亿级产业集群,到2030年,产业集群产值要达到整个工业经济总量的85%。  第三个关键,抢占产业前沿制高点。这是赢得未来产业主动权、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吉林未来产业目前还处于孕育培育阶段,但省内一些重点企业已进行了超前布局。比如,智能网联汽车方面,中国一汽完成了高性能超算平台硬件方案设计,能够满足高度自动驾驶功能需求。再比如,一汽实现了车载高精度定位系统全部产业链国产化。高速列车方面,中车长客已经开发出了氢能源市域列车,最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  同时,时速600公里/时的磁悬浮列车正在加速推进。卫星应用领域方面,吉林一号卫星已经有108颗在轨运行,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亚米级遥感卫星星座。新一代超高清显示方面,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拥有国内唯一的单片全彩色显示芯片技术,可生产高质量全彩色LED显示器。专精特新企业希达电子研制出了75-165英寸直显超高清数字电视产品,填补了相关领域的国内空白。  李国强表示,下一步,吉林将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争取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和优势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资料图:吉林长春,老工业遗址焕发新活力  推动风光电资源优势转化为新能源发展优势  当前,全国新能源发展迅速,吉林省风光电资源富集。如何将风光电资源优势转化为新能源发展优势?  胡玉亭在发布会上表示,吉林新能源优势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是“无限风光在吉林”。吉林风光电资源潜在开发容量有数亿千瓦,发展空间广阔。风能平均利用小时接近3300小时,太阳能平均利用日照时间接近3000小时,相当于每天有9个小时可发电利用。  第二句话是“风光这边更好”。吉林开发新能源,区位优势突出,靠近东三省和京津冀等国内工业产业腹地;自身产业发展基础好,传统制造业绿色化需求强劲;吉林土地平阔,有大量项目建设未利用地,立体交通配套齐全,水资源、生物质资源丰富,拥有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开发条件。  第三句话是“氢动吉林其势已成”。吉林把风光电资源、秸秆资源、河湖资源“原料化”,大力推动绿电转化为绿氢、绿氨、绿醇、绿色航煤、绿色材料等,打造氢基产业集群——中国氢都。目前,吉林已有20多家相关行业头部企业落户,已开工的百亿级“绿氢+”项目有10多个。  当然,推动风光电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需要创新思路,努力走出一条适合吉林实际的新能源跨越式发展之路。  一是政策上有突破。鼓励头部企业或联合体作为绿电产业园区建设运营主体,电价形成、电力交易、项目用地、项目审批方面创设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操作性强、含金量高。  二是模式上有创新。采用增量配电网、局域电网、新能源直供、自带负荷等“绿电+消纳”供能模式,可实现80%以上的绿电就地转化,从而破解了电网消纳难题。  三是产业生态上有拓展。建设若干个千万千瓦级绿电产业园区和一批投资百亿级氢基绿能产业园区,推动现代储能和其他一些相关绿色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拓展应用场景,扩大氢燃料汽车、氢能源列车等一系列产品产业规模,打造“绿氢+”全产业链。  总之,绿电是吉林的宝贵资源,必将成为下一步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的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