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库房到展厅 一件青铜器的“新生”究竟分几步?
访问量:3336

近年来,到博物馆“打卡”成了大众的社交新方式和旅游新场景。以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为例,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观众超5000万人次。云南省博物馆也不例外,每天接待游客达限流1.2万人,预约爆满、观展排队成了常态,不少外地游客甚至拖着行李箱争先恐后入馆。  国内“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国人与日俱增的文化自信,更体现了博物馆与公众的“双向奔赴”。为了给博物馆热“保温”,云南省博物馆也在不断探索文物活化利用的新模式,让文物走出库房、走进展厅、走上展线,并最终走向大众,让传统文化浸润当代生活。

洞鉴  用科技解码文物信息  如果不仔细看,很多人可能根本注意不到载玻片上那块微小如米粒的青铜残片。

“我们会采集它的表面样貌信息,合成一个简单的3D模型。”在云南省博物馆负一楼,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肖云范飞正在运用超景深三维视频分析显微镜观察一块约3毫米大小的青铜残片。显示屏上,这块极易被肉眼忽视的残片被放大多倍呈现,其上的纹理、微痕、锈迹等清晰可见。“通过这个显微镜,我们可以了解文物的生产过程、使用痕迹以及表面锈蚀情况等等,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文物本身,并进一步指导后续的文物修复工作。”

肖云范飞所在的文物保护中心实验室,如今是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体检中心”。这里配备了多台高端精密仪器,以“科技之眼”、用“微观视角”,对馆藏纸质、青铜器、纺织品、陶瓷器等文物进行无损检测分析,最大限度地保留器物的历史信息的同时,诊断文物病害、制定科学的保护修复方案。  除了文物的表面情况,内部结构也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进行“问诊”。

“这是一个金相显微镜,我们用它来观察金属器物的锈蚀程度、分层状况。”一旁,工作人员卢怡雯将一块青铜饰片的成像用鼠标来回拖动,仔细地为它进行“病例分析”。而在另一间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李茜正手持便携式X射线衍射仪为文物做“胸透”。“X射线打在文物表面,反射得到新的X射线,这样就可以对文物成分进行分析。”为了让记者更详细了解其中的原理,李茜举例介绍道:“如果检测出锈蚀的氯含量比较高,那就要考虑有害锈,它会在短时间内大面积传染,需要及时处理。”李茜表示,仪器的运用,归根结底还是为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

重塑  以妙手连缀古今  1972年,在玉溪李家山古墓群的考古发掘中,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牛虎铜案随即面世。亲历此次考古发掘的文物专家张永康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牛虎铜案出土时已破损分裂成多块,最终耗时2年才修复完成。  显然,文物修复是一项兼具长期性和复杂性的任务。它分为考古修复、博物馆修复和商业修复三种。就博物馆修复而言,通常包括信息采集、检测分析、制定计划、校形补配、打磨上色等步骤。

“对我个人来说,最难的是拼接。”在文物修复师张凌的文物修复生涯中,曾接手过一块碎裂成四五十块的铜镜。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将现有残片慢慢拼接起来,又花了近一年时间把剩余缺口补配齐全,这才终于大功告成。“文物修复应该秉持最小干预的原则,保持文物的真实性。”  采访当天,张凌正在修复一个破损的铜钟。他根据铜钟缺口的形状剪出铜皮,又用铁砧将铜皮打平,再敲出弧度。“铜皮在敲打的时候会有延展性,所以要边敲打边裁剪。”张凌一边说,一边将铜皮反复放在铜钟缺口处比对,确保它能完整补缺。“下一步就是用烙铁把铜皮焊在上面,然后进行上色。”张凌介绍,青铜器上色用的是矿物颜料,以灰色和黑色为主,并以虫胶漆为黏合剂。  与其他上色不同,张凌在为青铜器上色时用的是弹拨法。简单来说,就是笔刷不直接接触青铜器,而是将刷头反复在调色刀上来回拨动,让颜色均匀落于青铜器表面,在原有底色的基础上做出自然的铜色或锈色。

“修复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保护文物本身的历史价值。我们对每一件文物都怀着敬畏之心。”张凌说。  日新  让文物“活”在身边  “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这是我国新时代文物工作的22字方针。以此方针为基本遵循,让文物走出库房、走进展厅、走上展线,并最终走向大众,才是一座博物馆真正的活力所在。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文物清理干净、把文物修复好,以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云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刘洁向记者表示,最重要的还是做好预防性保护工作。“从2014年开始,我们就在预防性保护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文保专项资金,对库房的空调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对珍贵文物的展柜做了微环境调控等等。”  目前,云南省博物馆已实现了对展厅、展柜以及库房文物所处环境的监测全覆盖,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温湿度、有机挥发物、光照紫外度等。每隔10分钟,这些分布在各处的监测终端就会向监测平台发送数据。同时,馆内还配备了多台手持式监测设备,与监测终端互为补充,为馆藏文物全方位保驾护航。

在云南省博物馆固定陈列的“文明之光”展厅内,全国仅有的一具保存完整的青铜器时代铜棺——大波那铜棺已被“武装到牙齿”。“66毫米的超白玻璃、钢制的框架结构以及优秀的密封性能,让它在满足大众参观学习的基础上,也能对基础的物理性伤害做到有效的防护。”

当然,这样的保护不单单针对大波那铜棺,根据工作人员肖云范飞介绍,除了物理防护,云南省博物馆还努力为馆藏文物提供恒温恒湿的安置环境,几乎所有展柜内都设有恒湿机以调节和稳定湿度。“青铜器的存放湿度一般在30%—45%之间,温度为20℃—22℃之间,这样的环境才能更好地遏制它的退化和有灾害性的化学反应发生。”肖云范飞说,展厅的中心展柜还增设了防震装置,以弱化地震给文物带来的影响,让文物更好地“活”在大家身边。

关键字 :、文物青铜器云南省博物馆张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