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万多名粉丝!远嫁德国的河池壮族女子“火出圈”
访问量:572

“各位呗侬,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4月23日下午,金城江区白土乡德庆村的壮族女主播韦冬妮,身着壮族服装,戴着壮族头饰,用流利的壮语和网友互动,开播仅5分钟,就有1000多名网友涌入直播间。

韦冬妮在直播。  “你讲的是壮话还是瑶话?”“你的服装是哪个民族的?”“能说两句桂柳话吗?”……一时间,直播间被各种各样的评论刷屏,韦冬妮则在桂柳话、普通话、壮语几门语言和方言间灵活切换,热情回应,十分具有亲和力。  开播不到一年,韦冬妮就拥有了9万多名粉丝。她在直播间经常用壮语、桂柳话与本地观众沟通,更能灵活运用普通话、英语和德语与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网友交流。这种多语言直播的方式,让她的直播内容新鲜有趣,也让观众直观感受母语和方言带来的亲切感。

韦冬妮一家三口。  最令网友津津乐道的是,韦冬妮有一个同样对壮族文化和语言十分感兴趣的德国丈夫,夫妻俩学做河池菜、说河池话,还让年仅6岁的儿子从小穿壮族服饰,学说地方方言,学唱河池山歌。她把自己和丈夫、儿子的生活场景拍成视频短片晒上网络,迅速走红。  说起与丈夫的相识,韦冬妮记忆犹新。2017年,她在广州黄埔区自营一间清吧,她以一口流利的英语,获得很多外国顾客的关注,也结交了一大批在中国出差或旅游的外国朋友。2017年5月,德国人Tilo走进韦冬妮的清吧,两人因一杯德国生啤而相识。在Tilo的主动追求下,次年两人携手走进婚姻殿堂,在中国和德国同时登记结婚,并生下中德混血儿子卢克。

韦冬妮母子向当地山歌王学唱金城江壮族“哦吔”山歌。  婚后的韦冬妮,逢年过节都会带着丈夫Tilo来到自己的家乡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白土乡德庆村。这里乡村秀美,民风淳朴,给同样在德国乡村长大的Tilo熟悉而亲切的感觉。随着回老家次数的增加,Tilo慢慢学着说桂柳话和壮语,尽管不是很流利,但语言是个神奇的媒介,能打破原本的隔阂和生疏,这个跨国家庭也充满了浓厚的“桂味”。  在韦冬妮的熏陶下,丈夫Tilo逐渐学会了壮话、桂柳话,更是爱上了地道的河池菜,尤其是对河池腊肉、白切鸡、西红柿鸡蛋面等美食情有独钟。Tilo学着采购食材,在妻子和家人的传授下,学会了制作河池特色美食豆腐肴。他们的儿子卢克从牙牙学语时,就在家里接触到德语、英语以及普通话、桂柳话和壮话等多种语言和方言,现在,小卢克的桂柳话和壮话流利程度,甚至超过了父亲Tilo。  2023年5月,韦冬妮开通“杰西在德国”短视频账号,将一家三口在德国居住期间学说河池方言、下地种玉米、维修庭院院落等日常生活的温馨片段分享出来。这些家庭亲子互动场景,尤其是6岁的儿子卢克虽然拥有一张“老外”的脸庞,却说着地道的桂柳话,让观众倍感新奇有趣,纷纷点赞关注。

韦冬妮和儿子卢克。  受到鼓舞的韦冬妮,萌生了开直播的想法。她熟练地用多种语言、方言与国内外网友互动,特别是当她用一口流利的壮语直播时,不仅吸引了国内粉丝的关注,更惊艳了在海外的广西人。家乡的语言不仅帮助她在网上收获了流量,也让她认识了很多在德国的广西朋友。  今年广西三月三期间,韦冬妮带着儿子卢克回到老家金城江区白土乡德庆村,体验当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她带着儿子摘桑叶、剥蚕茧、制作五色糯米饭,还穿上民族服饰,和当地的山歌歌王学唱山歌。记者采访时,她正带着儿子,坐在家门口的池塘边,学唱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城江壮族“哦吔”山歌。  “第一交代龙子先别忘了河,第二交代骏马先别忘了鞍……”韦冬妮现场借用一句“哦吔”山歌歌词教育儿子小卢克,“无论身处何方,要像龙子和骏马那样,时刻铭记自己的根和魂。”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键字 :、卢克、来自于:广西、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